中非服装城 > 服装搭配 > 文章

成本上升 奢侈品代工厂转移国外

情趣用品

  随着中国人力成本等多种综合成本的上升,国内奢侈品代工企业被倒逼着转移出中国或在海外设厂,这一趋势呈现出日益加剧的态势。业内专家认为,这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对我国就业形势造成一定的挑战。而要将奢侈品留在中国,发展自有品牌才是根本出路,然而,我国奢侈品自有品牌从企业实力和市场环境而言,尚未成气候。

  综合成本上升加速代工厂移出

  东莞慧达手袋厂是全球奢侈品牌手袋的知名代工企业,它所承接的COACH品牌手袋占了全球产量的80%左右。在东莞设厂发展了23年后,2012年,这家手袋厂将代工企业又设到了菲律宾。

  该公司行政总监张洁达介绍,海外设厂并不是企业原计划的扩张行为,而是品牌商倒逼所致。“如果不在菲律宾设厂,品牌商将不断减少在中国工厂的下单。”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由于成本等优势,全球许多奢侈品品牌纷纷转移到中国设厂,然而记者日前调查发现,这一情况发生了明显改变,不少奢侈品在华代工厂加速转移出中国,最直接的重要因素在于人力成本等综合成本上升,导致原有在华发展优势日益减少。

  慧达手袋厂日常需拥有2000-2500名员工才能顺利地完成奢侈品牌的代工工作。然而,近一两年来,招工难成了企业正常运作的较大障碍,而且人工工资还节节攀升。“10年前,月工资六、七百元,工人还排着长龙来找工,可现在两、三千元未必能招到稳定的熟手工。人工工资的增加直接导致产品成本的直线上升,但品牌商又不肯提高批发价,利润空间越来越薄。再加之中美关系的问题,像COACH等品牌商今年以来就尽量减少在中国工厂的下单,逼着我们到海外设厂,才给中国工厂下单。”张洁达称。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专门研究奢侈品课题的何云副教授指出,市场压力迫使奢侈品牌不得不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新的市场增长点。奢侈品牌商委托他国代工实现本地化生产,期盼降低的不仅是生产成本,还会考虑关税、运费、保险等综合成本。

  海外设厂优势渐显

  虽然到菲律宾开厂有被逼之嫌,但对于慧达手袋厂而言,却着实感觉到松了一口气。据慧达手袋厂财务总监李益民介绍,在菲律宾,不缺工,工人英语水平高,而且每个工人的工资成本比中国便宜一半,少1000多元,只是工厂要多花几个月来培训工人成为熟手。更为重要的是,关税等综合成本也大幅减少。当地政府对外国企业给予免税的优惠政策,最起码可以免交8年的所得税、增值税,而且还在关税方面能节省大量的成本。

  李益民举例说,如一个3000元的COACH品牌手袋,批发价为1800元,每个包比中国少征收6个点的关税也就省了108元,一个月大概的产量为10万个手袋,仅关税就节省了1000多万元,十分可观。所以,奢侈品牌商积极在中国之外寻找下一个投资重地。

  在调查中了解到,不仅是慧达手袋厂,一些其他奢侈品牌的代工企业也出现了在国外设厂甚至迁出中国的趋势。而慧达手袋厂出现的动向也印证了COACH等高层的说法。

  由于受到不断上升的劳动力成本的影响,COACH首席执行官卢-弗兰克福特去年在一次公开场合表示,未来5年,公司将去印度、越南和菲律宾等工资较低的经济体开设工厂,目前COACH全球产能的85%都在中国,未来将把这一比例降至40%-50%。他明确表示,“我们已经开始将生产活动转出中国,转移至繁荣度不那么高的其他亚洲国家。”据披露,COACH在华销售收入一度达到1亿美元,它计划到2014年将收入提高至5亿美元,获得中国奢侈品市场10%的份额,并计划在香港上市。

  奢侈品牌代工工厂加速转移出中国,除了国内生产成本上升的因素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当中国成本优势日益减弱时,出于对品牌尊贵感的维护,品牌商们更愿意选择中国以外作为产品的产地。

  张洁达直言,奢侈品消费者对于产地有着严重的依赖性,如同样一个COACH的包,消费者尤其是中国的消费者,宁可多花100多元购买菲律宾生产的,有的消费者甚至一看到“MADE IN CHINA”就会放弃购买。这也就是为何长久以来,国内奢侈品制造商对产地问题讳莫如深的重要原因:一方面,确实是在中国生产的;另一方面,往往又会因为消费者不买账,拒绝承认是在中国代工。

  最为极端的一个案例是:去年,上海商人陆强欲收购控股PRADA,PRADA方面则以“中国人收购可能会把品牌格调变差”为由,拒绝了上海商人陆强的收购请求。陆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他曾以2000万欧元并购的一家意大利咨询公司已经陆续买入PRADA小部分股份。当他希望再收购股份成为PRADA的控股股东时,PRADA得知该咨询公司背后是中国人,于是突然提价,把原本只需4.5亿欧元就可买入的债权银行所持股权,提价至7亿欧元。

  PRADA公司甚至还以邮件形式发布公告称,PRADA家族成员中,没有人将持股卖给中国商人陆强。

  代工厂转移现两大特点

  何云等业内专家指出,当劳动力成本这一中国最大的吸引奢侈品代工的优势逐渐消失时,代工工厂转移出中国成为一种必然趋势。目前这种转移趋势呈现出渐进和分级的特点。

  一方面,渐进转移。何云分析认为,长期以来,国内产业集群效应与规模庞大的供应链仍然是东南亚等其他地区无法比拟的。比如,服装产业方圆50公里内就能采购到面料、配件等产品,而接到一个箱包订单后,代工企业可在半个小时内配足皮革这样的基本材料,一个小时就能配足所有的五金装饰配件。这些产业配套优势是其他承接国家尚需时日才能培育完善的。

  另一方面,分级转移。业内人士认为,奢侈品生产走的是金字塔路线,金字塔顶端的产品是高端的但生产量少,奢侈品牌也会开发一些公众能够消费得起的中低端产品。此次从华转移出去的代工企业,高端产品转移生产还很难形成大势,转移出去的多是中低端产品。而对高端产品生产企业来说,国内中西部还能承接,奢侈品牌代工企业未来10年内在国内仍有一定的发展空间。

  业内专家认为,代工企业从华转移的趋势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对我国就业形势造成一定的挑战,但却对调整产业结构、开拓内需市场、创立自有品牌有着积极的倒逼作用。

  张洁达介绍说,给奢侈品做代工品质要求很高,对中国制造能力是一个较好的历练。如一个奢侈品牌包需要150-200个工序,而且还要做摩擦测试、脱水测试、损坏测试、拉力测试等,但一些国内品牌包只需50道工序,而且还没有这些有含金量的测试,对工人技术的提高、工厂管理的要求是截然不同的。

  “目前我国奢侈品自有品牌从企业实力和市场环境而言,尚未成气候。但中国企业在从奢侈品代工的经历中锻炼了强大的生产工艺能力,为发展自有品牌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广东省社科院产业经济研究所黎友焕指出。

分享:

相关推荐
相关栏目
服装资讯 财富故事 管理营销 市场数据 男装搭配 女装搭配 配饰搭配 鞋包搭配 色彩搭配 好身材搭配 鞋子搭配 松糕鞋搭配 高跟鞋搭配 裤子搭配 裙子搭配 西装搭配 衬衫搭配 皮衣搭配 针织衫搭配 婚纱搭配 polo衫搭配 短裤搭配 蕾丝衫搭配 童装搭配 内裤搭配 帽子搭配 袜子搭配 靴子搭配 皮草搭配 古装 明星搭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