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茧丝看中国,中国茧丝看宁南。位于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的宁南县素有“南国风光小天府,金沙江畔俏明珠”的美誉,被国内专家赞为“发展蚕桑不可多得的一块宝地”。四川省政府制订的《四川省蚕桑丝绸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13年~2022年)》明确将促进优势区域聚集发展,提出“中国锦城”——成都、“中国绸都”——南充、“中国茧都”——凉山区域差别发展战略。在此框架下,宁南县提出进一步做大桑蚕丝绸产业规模,打造世界最优质的茧丝生产基地。
先天优势初具规模
按照《四川省茧丝绸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到2015年,四川省桑园面积要达到200万亩,年发蚕种245万张,年产蚕茧8.5万吨。为实现这一目标,四川提出,进一步做大做强攀西、川南、川中北三大优势蚕桑产业带,以攀西和川南为重点,建设西部优质茧丝基地。同时,凉山提出到2015年产茧50万担,年产生丝4000吨。
“宁南县为金沙江干热河谷气候室外光照充足,桑叶不但大如蒲扇,厚如铜钱,而且叶绿素丰富;室内干燥通风,气候温良,非常适合蚕的生长。”国家蚕桑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鲁成曾说,好的自然条件成就了宁南蚕桑资源优势。中国丝绸之路控股集团董事长、国家丝绸协会常务理事凌兰芳认为,宁南的光热气候优势形成了蚕茧和生丝品质的优势,其蚕茧不但粒大浑圆而且外表银亮,让人爱不释手。
据资料显示,2012年,宁南县养蚕24万张,产茧22万担,蚕农收入3.5亿元。宁南县“蚕茧总产、养蚕单产、人均产茧、蚕茧质检、蚕农收入”五项指标连续12年居四川省第一,“养蚕单产、人均产茧、蚕茧质量”三项指标居全国第一。2012年,全县售茧收入1万元以上的突破1万户,3万元以上的达到1025户,户均养蚕收入突破1.3万元。总投资8000万元的20组自动缫技改扩能项目建成投产;总投资4000万元的蚕蛹深加工项目进入试生产;投资3.6亿元的5亿罐冬桑凉茶项目开始生产;总投资9.2亿元的宁南桑枝综合开发项目有序推进;投资1000万元的双宫及黄斑蚕茧综合开发项目和宁南签订投资合作协议。
打造优质茧丝生产基地
2012年6月16日,时任四川省委书记刘奇葆到宁南调研,对宁南发展蚕桑产业所取得的成效给予充分肯定:“宁南的蚕桑是朝阳产业,要进一步做大规模,延长产业链条,形成完整的产业体系,特别是要依托轻纺工业园,尽快完成技改项目,加速产业聚集,发挥规模效应,打造世界最优质的茧丝生产基地。”
如今,宁南县桑园面积达到20余万亩,养蚕区域遍布全县25个乡镇,带动2.54万户、10.2万农业人口从事蚕桑生产,今年上半年全县蚕农养蚕收入达2.08亿元,全年蚕农养蚕收入有望突破4.5亿元。
宁南县委、县政府提出打造百亿桑茧丝绸产业,打造世界级桑茧丝绸基地的意见和方案正式出台,并迅速得到四川省认可。省级有关部门先后召开协调会和现场会,对宁南蚕桑产业发展进行了专题研究。
到2012年底,宁南县茧丝绸工业集中发展区管委会成立。在对全县工业集中区的发展进行重新审视和定位的基础上,编制完成《宁南国际桑茧丝绸产业园区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宁南县蚕桑产业发展专项规划》等一系列规划,提出在未来三年规划建设7.1平方公里国际桑茧丝绸产业园区,集蚕茧加工、缫丝、织绸、服装、茧丝储备交易、蚕业附产物综合开发等于一体。借助国际桑茧丝绸产业园区辐射带动,未来3年,宁南桑茧丝绸产业产值可望实现157亿元,增加值63亿元;到2020年,将实现产值396亿元、增加值150亿元。
借助国际桑茧丝绸产业园区,未来几年,宁南桑茧丝行业将完成从“制造”向“创造”、从“原料基地”到“综合开发中心”的华丽转身。园区的目标,是成为全省成长型特色产业园区,尽快形成50组自动缫年产生丝2000吨,高档丝绸面料500万米,以及3000吨桑叶茶、55吨桑枝、5000吨蚕砂、3000吨蚕蛹综合生产开发能力,倾力打造中国优质桑蚕丝储备基地,西部茧丝绸交易中心、全国桑蚕丝产业发展科技示范区、逐步建成“全国最大、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桑蚕茧丝绸产业集群。
据有关方面预测,到2020年,宁南将形成年产生丝4000吨,绸缎3000万米,蚕丝被和真丝家纺100万床,丝绸服装、丝绸制品100万件的生产能力,产值突破100亿元。形成“世界丝绸看中国、中国丝绸看宁南”的原产地品牌国际影响力。(中国纺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