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省工商局对Armani Junior、Young Versace、Diesel、H&M、ZARA、SNOOPY、优衣库等23个品牌共38批次童装进行监测。抽检结果显示,不合格10批,批次不合格率达26.3%,不合格项目主要有pH值、耐摩擦色牢度、耐洗色牢度、耐光色牢度、纤维含量及产品标识。
生活中,家长们对童装质量问题的反应究竟如何,带着这样的疑问记者来到商场随机采访了多位选购童装的消费者。
资深买家自检童装
在北京某商场的童装楼层,记者发现大概80%的专柜都在打折,打折力度从三折到八折不等,有的品牌甚至把羽绒服都挂出来销售。也许是因为活动力度比较大,商场中的顾客很多。记者观察到一个带着4岁男孩的顾客选购服装的全过程,这位顾客拿起一件件衣服往孩子身上比划,中意的就让孩子试穿,直到结账这位顾客都没有翻看吊牌。
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家长总是倾注不少心血。这位看来很随意的“粗心”妈妈,不关心童装质量吗?原来,这位妈妈对于选购童装有着自己的方法。她说:“我会先看款式和价格,顺便摸一摸料子。”作为一名“资深买家”,她对自己的手感很有自信:“我一摸就知道料子里大概含多少棉,反正吊牌上标注的面料含量有作假,我更相信自己的判断。”
对于如何让孩子更健康、美丽,每个家长心里都有自己的取舍标准。刘女士的孩子未满周岁,她说:“越小的孩子皮肤越敏感,所以要穿纯棉质地的服装,化纤材质容易导致皮肤过敏,羊毛、羽绒类材质也容易引起过敏。穿着的舒适性和面料材质始终是我最重视的问题。买童装时我尽量选择浅色产品,这样可以避免污染残留,同时我还会留意服装上的系带长度,长于20厘米往往存在安全隐患,所以我更倾向于套头信封领和母子按扣的设计。”
同样选购婴儿装的解女士则说:“我基本上会选标注100%纯棉的衣服,色彩浅淡也是标准,但我不会选择颜色过白的婴儿装,这些衣服中可能含有荧光剂。至于款式,婴儿服装基本上差别不大,并不是选择中最重要的因素。”
对于孩子年龄偏大的家长来说,款式就十分重要了。因为中童和大童服装很大部分并不是贴身穿,同时孩子也有了初步的审美观。“我经常带孩子一起逛街,因为有时我买回去的衣服她不喜欢。我现在最关注的是服装的款式和舒适性,考虑到安全性我还是尽量买商场的品牌。”一位带着6岁女孩的妈妈强调说。
经过调查,记者发现购买婴童装的顾客最重视的是童装的安全和舒适,并且在童装质检屡出问题的情况下,都有自己的一套鉴别方法,而选择大童装的顾客则更多地把重点放在了款式和色彩上。顾客们普遍比较信任商场中的品牌,认为他们已经经过了严格的检查,而生活较富裕的家长会选择海外代购的国际品牌。
安全消费需靠多方努力
“我的孩子曾经因为服装的质量问题去看过医生,所以我对童装的质量安全问题格外关心。”消费者曹女士回忆说,“当时孩子才9个月大,腋下和腹部出现了一些红色的小疙瘩,医生的诊断结果是接触性皮炎,建议我回家更换女儿的衣服。照做之后果然红疹不见了。虽然我并不确定衣服是否有问题,但是关于童装的质量问题我一直很关心。”
曹女士表示,她在选购童装时比较认准品牌。当提到这次高档童装的质量安全问题时,曹女士认为:“高档童装虽然也出了问题,但质量还是比一般的品牌好一些,这些高档品牌出现的问题,以色牢度和产地标注不明等居多,对于儿童的健康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相比于面料标注不真实和色牢度这些问题,我更害怕的是含有重金属、甲醛等有毒物质的问题童装。这些不良产品往往出现于中端和低端市场中。”曹女士说。
童装市场中,标识漏标、错标,甚至没有任何标识的现象十分普遍,而在中低端市场,问题更为普遍。
“我一直买的都是单价上百元的品牌童装,这些品牌出现质量问题让我很寒心。除了曝光服装中的有毒物和色牢度等问题,我的孩子还曾把装饰物揪下来放进嘴里,这些问题非常令人害怕。”解女士说。
其实,《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已明确规定,婴幼儿服装应符合A类标准,直接接触皮肤类的服装需符合B类标准,其他非直接接触皮肤类服装应符合C类标准。婴幼儿用品必须在使用说明上标明“婴幼儿用品”字样。在如此严格的规范下各种频频曝光的质量问题引人深思。
监管部门不仅要严把高端品牌的关卡,更要加强童装的大众市场环境净化,做好把关人。童装安全消费不能靠消费者的自学、自我设防,因为很多隐性的安全问题无法靠肉眼、触摸去分辨。作为质量问题根源的服装品牌,需要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做打算,每一次质量问题都是对品牌声誉的极大损害。
童装消费的安全要靠企业自律,要靠行业形成风气,要靠健全法律法规,加大监管力度去实现。
前店后厂为童装店铺提供最新最全的童装款式,最高性价比的童装价格,是童装批发的不二选择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