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非服装城 > 服装搭配 > 文章

香港人不爱网购 宁愿在百货店排长队抢促销

情趣用品

  今年双十一内地再掀网购热潮,“光棍节”早已成为一场全民购物狂欢。正当内地网民买得热火朝天时,香港也充满激情地投入了一场购物狂欢——百货店周年庆大降价。与内地不同的是,香港人宁愿一大早去百货店“排大队”抢促销也不喜欢坐在家里从网上购物。缘何网购在内地越来越流行,在香港却是不温不火?
  香港网购的发达程度在全球都属于落后水平,虽然近年来,香港网民稳步增长,但网上购物的情况并不普遍。有调查显示,香港参与网购的网民从2002的4.9%,增加到2012年的24.4%,主要为“订票”、“购买衣服鞋袜”、“安排旅游事宜”等。比率远低于内地、日本、韩国等。而香港消费者对于网购经验的满意度也在所有调查地区之中排在最后,只有38%,远逊于美国的83%,也不及内地的60%,更低于亚洲的平均水平50%。

  缺乏本地网购平台
  与内地相比,商场直销仍是香港零售业的主流,而且香港至今为止没有一个成功的本地网购平台。虽然在母婴产品、化妆品、服装、家具方面都有不少网上商城,但基本仅是实体店的网上销售渠道。早年间,Yahoo香港曾一度尝试建立网购平台“雅虎拍卖”,但由于市场未成熟,几年后便搁置维持,将资源转投其他业务。
  目前,港人大多数都是用内地的淘宝网或美国的eBay和Amazon体验网购,虽然淘宝也会为港人设置购物专页,但跨境经营缺乏“在地性”的设计,不了解港人购物喜好和习惯,怎样都不够“量身定做”。由于香港属于淘宝网的海外市场板块,网络购物的界面、支付方式及送货方式都与在内地网购有很大差别。

  支付方式“好麻烦”
  由于内地网购平台一般不接受海外信用卡付款,不能用港人最便利的方式付款,仅这第一步就“赶”走了不少客人。最初港人在淘宝购物,除非开通了内地银行的网上银行服务,否则必须通过银行卡划账至支付宝,或是购买内地电话充值卡进行充值消费。
  现在,当内地网购族已经在用“余额宝”赚取高息的时候,淘宝对香港市场开放的支付平台依然有限,购买充值卡充值长期以来要支付2%的交易手续费和高昂的汇率。
  有体验过淘宝的香港网民Winnie表示,“在淘宝速递和付款真的好麻烦,手续费与速递费比商品的价格还高,计算下来网购也未必合算。”亦有网客Ben直言支付宝手续费高昂:“这中间还要算上人民币与港币之间的汇率差异。刚开始购物的时候会到7-11便利店去充值,但买的物品价格难以估计,经常充值也麻烦。”

  货运时间长、成本高
  除了繁琐的支付环节,令港人网购经验最糟糕的两点,是货物的运送和退换。因为境外寄来的货品,通常需要几日甚至一星期,比起在内地网购能够“一日送达”,不足以满足消费者心理。而且网购没有实物,很容易“货不对板”,内地的淘宝族可退货可转让,但是商品到了香港一般已超过退换时间,当然很少有人愿意支付高昂的跨境速递费,去处理退货转让。
  此外,运费的昂贵也是香港本地网购的一大障碍,同城快递1公斤当日送达的价格高达30港元以上,次日也至少要25港元,而且这还仅仅是工商业区的速递价格,住宅区即便就在商业区旁边几公里,也要加15元“偏远地区”费用,网上购买电器、婴儿尿片等较大件货物,普遍要支付50元至150元不等的运费,大大缩减了港人的网购兴趣。亦有香港网民抱怨,“经常在淘宝上看到很多满百包邮的活动,但包邮地区都不包括香港。”
  所以,有香港人惯于将货物集中送到深圳、珠海等地的多个集运点,再一起运回香港。但是即便卖家发货及时,从买下到收到也往往长达两星期以上,如果碰上一批货中有一两样迟迟不发货,买家则随时可能被罚支付更高存储费用。在各大关口附近亦有一些商家私营的网购快递代收点,虽然费用相对便宜,但是亦拉长了购物的时间,可能三四个星期才能收到想要的货品。

  购物天堂商场密集购物便利
  由于消费场所密集,购物环境便利,在香港,几乎没有什么是不能在商场买到的。除了大家熟悉的铜锣湾、尖沙咀等商区外,在住宅区的几乎每个地铁站附近都有商场,而且有越建越多的趋势。近年来,无论是连港岛边界住宅区筲箕湾,还是新界接近深圳关口的屯门、上水,都兴建起大型的地标商场,除了生活必需的日用杂货外,甚至一些中高档水平的化妆品、电器、服饰等,都应有尽有。
  所以港人宁愿亲自上街选购,享受可以货比三家的“shopping”乐趣。港人Jeff表示,“零食、日用品上下班在楼下7-11、OK便利店就能买到,网上反而麻烦。如果是贵的衣服、包、手机之类的,肯定是去店里能得到比较多折扣,有时促销活动还有礼物送,还能给信用卡积分。”
  最近,香港崇光百货一年两度的“感谢周”掀起了抢购热潮。铜锣湾、尖沙咀两家商场第一天早上9点开门起,长龙已经排到了店外的人行道,还要靠人流管制来控制进出。 “限量100套”、“限量300套”是一楼化妆品柜台上最常见的告示,不到一小时这些紧俏商品就一扫而空。

  商场价格有优势折扣更吸引
  作为全球最大自由贸易区,香港的进口商品价格大都实惠。尤其是那些国际知名的奢侈品牌,或是进口商品在港的售价,也远低于内地,即便是网购的低价都难以与香港的商场竞争。而且还有商场“周年庆”、各品牌自己的特卖会及圣诞打折季,那时的折扣足够吸引市民及各地游客前来亲自购买。
  与此同时,港人购物的精明程度也往往让网店的“低价”优势无从显示。除了每日免费报纸的促销信息外,香港还有形形色色的“比价”网站和手机应用,帮港人找到实体商店中的“最平之选”,如香港著名的卖电子产品、电器的“香港格价网”,全港几百家电器商各自报多少价,额外送多少礼物一目了然;还有名为“悭多D”的手机应用,就算是沙茶酱,也保证能帮你买到全城最物美价廉的一瓶。

  本地团购兴起 自行取货图便利
  香港网购平台相对落后,团购网站近年来却做得风生水起,手机应用程序并行。虽然大部分交易都需买家自行取货,但港人依旧玩得乐此不疲。本地最大团购网站Groupon的港岛取货站,租在香港昂贵的黄金地带铜锣湾时代广场对面。圣诞前夕,前来取货的队伍在大堂外排得密密麻麻。Groupon前身ubuyibuy 是香港建立的首个团购网,团购产品的种类众多,目前还长期推出旅游优惠。
  香港团购网站几大巨头,分别主打不同路线产品,全方位满足港人需要。蜂买网专注打造成名牌销售网,Hermes、Fendi、Valentino、Gucci、Prada等产品都设有专页。而够买网则走大众化买家路线,售卖各式日常生活配件、家具产品等。而餐饮、按摩和剪发等服务性产品,在各大团购网上也是售卖热点。
  零售获益年年增高,近年来有不少零售商顺应潮流开设网店,降低租金成本,同时扩大客户群。但其背后也面对物流、宣传及前期投入等问题,反而给零售商带来资本开支压力。所以现在的局面就是,“买家担心,商家却步”。所以香港虽是购物天堂,若网购也想分一杯羹,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

分享:

相关推荐
相关栏目
服装资讯 财富故事 管理营销 市场数据 男装搭配 女装搭配 配饰搭配 鞋包搭配 色彩搭配 好身材搭配 鞋子搭配 松糕鞋搭配 高跟鞋搭配 裤子搭配 裙子搭配 西装搭配 衬衫搭配 皮衣搭配 针织衫搭配 婚纱搭配 polo衫搭配 短裤搭配 蕾丝衫搭配 童装搭配 内裤搭配 帽子搭配 袜子搭配 靴子搭配 皮草搭配 古装 明星搭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