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非服装城 > 服装搭配 > 文章

鞋类产品订单转移 企业苦练内功

情趣用品

  我国鞋类产品出现的“订单转移”现象令人担忧。业内专家指出,国内鞋类生产企业应该由低端加工制造向高端产品设计和生产转型,挖掘并专注细分领域,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走品牌发展之路。政府也应采取措施,支持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型发展,支持企业“走出去”。
  尽管前11个月,包括鞋类在内的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仍保持较好的增长势头,但我国鞋类产品在一些出口市场的份额正逐渐被其他发展中国家替代的现象令人担忧。
  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中国鞋类产品在美国的市场份额从2009年同期的76.1%降至70.4%。越南已取代中国香港成为美国鞋类产品的第二大进口来源地。
  记者采访后发现,美国鞋类订单向周边国家转移的现象虽然存在,但情况不尽相同,部分出口企业还因此受惠。

  情况不尽相同
  “今年来自美国的订单增加了10%,我们正在考虑明年加开几条生产线。”浙江省土产畜产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毕文杰的回答有些出乎记者的预料。他说,上述业绩正是“订单转移”带给他们的。
  毕文杰分析说,美国鞋类订单转移,对以东莞为核心的广东地区影响较大,成本优势的丧失在广东尤为明显。但在部分订单向东南亚转移的同时,还有许多订单转向了包括浙江和福建在内的产业链完善、技工成熟的华南地区。
  “不同于皮鞋,工矿、化工等产业所需的胶鞋,在技术、设备上要求更高,这部分鞋是订单中增幅最大的,预计明年还会有5%~10%的回升空间。”毕文杰说。
  安徽徽商集团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鞋类分公司经理李贵彬也表示,越南、印度尼西亚、柬埔寨的低成本优势,导致大量生产和投资转移,但“总体来看,分流仍以低端鞋类为主”。“美国鞋类进口最近出现好转,部分零售商预期2014年鞋类产品销售会出现增长,因此开始囤货。”商务部研究院综合战略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员张莉认为,美国皮鞋市场的发展速度高于中国对美出货量的发展,其他国家分走部分市场份额是自然的。中国由于产量巨大、基础设施完备、供应链等无可比拟的优势,目前仍稳居鞋类产品供应国之首。企业既有订单并没有明显减少,“如何巩固和稳定我国的制造业地位至关重要”。

  转移趋势成共识
  尽管上述企业的情况令人欣慰,但多位受访企业负责人和专家表示,美国采购商对皮鞋采购的多元化趋势将持续下去。
  美国鞋类产品几乎100%进口。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虽然中国仍是美国鞋类产品的最大进口国,甚至美国自中国进口的鞋类产品同比增长了10.9%,但中国鞋类产品在美国所占市场份额从2009年前三季度的76.1%降至目前的70.4%。同时,中国香港的鞋类产品在美国所占市场份额也降至第三。
  张莉提醒,自2008年以来出现的订单转移潮,近两年随着一些跨国公司的加入,会进一步加快。“虽然目前我们仍保持较大优势,但跨国公司在产业布局上的调整,将会加速东南亚产业链的完善进程。”“企业在提升竞争优势的同时,政府也应采取措施,支持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支持企业‘走出去’。”张莉说。
  中投顾问轻工业研究员熊晓坤也表示,中国鞋类有较为完善和雄厚的基础,国内鞋类生产企业应该由低端加工制造向高端产品设计和生产转型,挖掘并专注于细分领域,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更重要的是要走品牌发展之路,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可持续盈利性。
  对此,毕文杰说:“企业在软实力方面的投入持续增加,正在建造两间打样房。”投资一间打样房,从材料到开模,再到设计人员以及高级蓝领师傅的聘用,花费几百万元是很正常的。

分享:

相关推荐
相关栏目
服装资讯 财富故事 管理营销 市场数据 男装搭配 女装搭配 配饰搭配 鞋包搭配 色彩搭配 好身材搭配 鞋子搭配 松糕鞋搭配 高跟鞋搭配 裤子搭配 裙子搭配 西装搭配 衬衫搭配 皮衣搭配 针织衫搭配 婚纱搭配 polo衫搭配 短裤搭配 蕾丝衫搭配 童装搭配 内裤搭配 帽子搭配 袜子搭配 靴子搭配 皮草搭配 古装 明星搭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