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非服装城 > 服装搭配 > 文章

大牌暂停在华开新店 奢侈品在华难敌“私人定制”

情趣用品

奢侈品消费在华正遭遇“极寒”。日前,世界奢侈品协会与中国贸促会联合发布的奢侈品消费统计报告显示,今年春节假期,中国人在境外奢侈品消费累计达69亿美元,同比下降18.8%。国内奢侈品消费总额约3.5亿美元,同比下降57.8%,跌入十年以来历史最低点。而记者在广州多个高端商场也了解到,今年春节期间,名表及男士服装品类的销售跌幅最大。相反,一些定制业务和个性小众品牌反而火爆。此外,记者了解到,奢侈品牌去年在华集体开店不达标。对此,新春伊始,一些奢侈品大牌在中国境内开始一系列改革措施,包括升级产品系列、翻新店面、提高服务、淡化logo特征等。

广州部分商场名表销售下滑

世界奢侈品协会调查显示,春节期间,国内奢侈品名表以及大牌服装销售额的下滑幅度最大。记者从广州丽柏、友谊等高端商场了解到,春节期间,名表销售额整体下滑,并且价格越高降幅越大。某奢侈品大牌专柜销售人员表示,在反腐倡廉的大背景下,公务消费,送礼消费等大幅减少,是奢侈品销量下降的主要原因。

调查还显示,近七成中国游客是专为“淘便宜”而出国购物,买回来的奢侈品更多的是用于赠送亲友及慰劳自己。春节期间去法国旅行归来的刘女士告诉记者,他们团友大多是购买化妆品、香水和包包,没有看到购买10万元以上大牌订制包,或者一下子买几块腕表的团友。对此,业内人士表示,今年春节海外游的消费者更多的是以家庭为单位,消费者自费旅游的人数高于往年。与商务旅游相比,自费出游旅行者消费能力低。购买顶级奢侈品牌、高端腕表、珠宝等商品的消费者数量在减少。

今年多个大牌暂停在华开新店

事实上,奢侈品牌在华消费的疲软同时,多个奢侈品牌开店也不达标。此次调查中,世界奢侈品协会共调研了47个全球知名奢侈品品牌,它们在中国市场的新店数量已从2012年的280家减至2013年的100家左右,降幅超过三成,且多数奢侈品牌门店销售额都有所下降。

此外,全球知名的战略咨询公司贝恩公司最新发布的报告表明,2013年中国内地奢侈品市场增速从2012年的7%跌至2%,而就在2011年,这一数字还为惊人的30%。贝恩预计,这一缓慢增长的态势还将延续到2014年。 

而记者也了解到,去年prada、burberry、gucci等国际品牌均未实现开店数量。公开资料显示,prada计划去年开设7家门店,但实际仅开出了4家;burberry开店8家,低于11家的目标水平;gucci计划去年新开店10家,但实际开店数为零。 

对此,多家国际奢侈品巨头开始转型。如lv等奢侈品大牌开始着手一系列改革,包括升级产品系列、翻新店面、提高服务、暂缓扩张门店、淡化logo特征等。世奢会也预测,2014年,奢侈品大牌在中国的销售将继续放缓,在部分二、三线城市将有一些门店关闭。多个奢侈品牌2014年将暂停在中国境内开设新店。 

核心消费者更注重“性价比” 

春节销售旺季,奢侈品为何会下跌如此惨状?“限制‘三公’消费只是其中一个原因,很多一线奢侈品牌已经被中国高资产的核心消费抛弃。”财富品质研究院院长周婷接受信息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春节前财富品质研究院对4650名中国高资产消费者的调研发现,高资产的核心消费者对于奢侈品牌的逃离进一步加剧,而中等资产的边缘消费者的增加速度则进一步放缓。周婷认为导致奢侈品牌“失宠”有两大原因,一是泛滥的假货;另一方面是对奢侈品消费呈现一个逐渐成熟和理性的回归,从前几年炫耀型面子消费转向更注重“性价比”,高资产消费者去logo化很明显,转而投向体验性强并能体现个人色彩,更小众的品牌,这些产品减少了“撞衫”风险。 

她的这一说法,记者在采访时也得到印证,太古汇某奢侈品牌门店一位销售员工告诉记者,今年元旦以来,很多消费者提出一个细节要求,譬如购买没有品牌标识的产品,以及标识较小或只是图案的产品。 

记者了解到,这个春节广州多个设计师品牌销售都有所增长,尤其受70、80后欢迎。中国十佳设计师,广州市心水服装服饰有限公司设计总监邓兆萍也表示,如今,一些富豪开始注重“私人定制”的理念与服务。仅广州市场春节这一波定制业务量同比去年就翻了三倍,而且还只接熟客或其介绍过来客户。

分享:

相关推荐
相关栏目
服装资讯 财富故事 管理营销 市场数据 男装搭配 女装搭配 配饰搭配 鞋包搭配 色彩搭配 好身材搭配 鞋子搭配 松糕鞋搭配 高跟鞋搭配 裤子搭配 裙子搭配 西装搭配 衬衫搭配 皮衣搭配 针织衫搭配 婚纱搭配 polo衫搭配 短裤搭配 蕾丝衫搭配 童装搭配 内裤搭配 帽子搭配 袜子搭配 靴子搭配 皮草搭配 古装 明星搭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