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非服装城 > 服装搭配 > 文章

从源头到终端 开咖啡馆摸“水性”

情趣用品

     有人说,创业是孤独的,是寂寞的,你只能独自前行;而我说:朋友,一切都不象你说的那样!有许多与你同路的朋友,何不一起搭个手,做个伴.让我们一起分享创业路上的喜悦和艰难!

       蔡玮,这个土生土长的武汉伢从小就喜欢“做买卖”,大学毕业后正式从商。眼下,30多岁的他拥有一家咖啡食品、器械营销公司及一家咖啡馆,还是一家咖啡加工企业的股东。

       高中开始“练摊”,一天赚十几块

       蔡玮从小就特别不安分,向往做生意、赚钱。1985年,还在上高中时,就趁着暑假开始练摊。

       他选择的第一个行当是卖苞谷。当时他找妈妈借了20块钱当本钱,到批发市场买了一袋苞谷,骑着三轮车驮上苞谷在居民区里叫卖。“苞谷是论袋买的,我论个卖出去,就赚差价每天都能赚十几块钱。一个暑假赚了600多块。”

       1989年,他大学毕业去了珠海,在企业里打工。此时仍不忘利用下班时间上街摆摊,先后烤过羊肉串、卖过北方饺子,当时他在工厂的月收入是400元,而摆摊的收入比薪水还高,人称“蔡一千”,意思是每个月可以赚一千块。

       25岁倒咖啡豆,成立咖啡食品公司

       蔡玮生性喜欢交际,喜欢跟陌生人“搭白”。1995年前后,他在一家工厂打工时结识了老板的台湾朋友。当时,这几位台湾朋友感觉到,内地的咖啡市场正在启动阶段,大有商机,想在内地做咖啡豆生意。但他们认为台湾人在内地做生意有些许不便,于是想到了蔡玮,提出要与蔡玮合伙做生意。
       蔡玮凭着“练摊”攒下的1万多元积蓄“入伙”,正式做起了大买卖。
 
       刚开始的生意很简单,就是从国外进口生咖啡豆,再转手卖给广东、北京等地的加工企业,慢慢地生意做大了,还开始销往香港。

       1999年底,国内的咖啡消费兴旺起来。他们又投了一笔钱,在上海开了一家咖啡加工企业。这一次,赚了点钱的蔡玮加大了投入,正式入股。

       2001年,蔡玮在武汉成立欧克咖啡食品有限公司,销售其上海公司加工的咖啡,各种进口咖啡器皿,并提供技术培训。

       从源头到终端,开咖啡馆摸“水性”

       2003年12月,蔡玮把咖啡生意从源头做到了终端,他在汉口香港路开了一家名为“欧玛丽”的咖啡馆。开这间咖啡馆,赚钱是其次,他的主要目的是想深入了解咖啡馆老板需要什么样的服务、什么样的培训,以便在进行咖啡销售时更好地面对客户。

       “我的压力很大,一直有紧迫感,简直寝食难安。”他说,目前武汉的咖啡市场竞争已经很激烈了,但并没有形成强势的销售公司、咖啡馆,而国外的大型连锁企业正对武汉市场虎视眈眈,凭武汉目前的情况,很难与其抗衡。“所以我特别用心,让企业快速发展,赶在他们来之前强大起来。”

       蔡玮的四条生意经

       蔡玮说,回想20载从商路,他总结了4条经验,愿与后来者分享:

       其一,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创业,在必须具备的素质中,性格最重要,能力倒是其次。曾有调查数字说只有1%的人适合创业,他很赞同。“我觉得自己做生意是一件很苦的事,身体上的累根本不叫苦,心累才叫苦。如果不够乐观,如果没有点毅力,真的很难坚持下来。”

       其二,要坚持,任何付出都不会白费。“如果有两家药店,都做同一种药,一家为了赚钱,一家为了治病,最后赚钱的肯定是后面这家,只要把事情做好,肯定有收获,任何付出都不会白费。”

       其三,多参考别人的成功经验。蔡玮有个“跟风理论”。为什么?“因为你需要考虑的问题,前面的人都替你考虑好了。”这些年,他常看财经类的报纸杂志,看到别人的成功经验、成功营销点子,他都会留心揣摩,如果合适就套用在自己身上。

       其四,不管做哪行,一定要有自己独一无的东西。有一次,他在上海宜家家具店看到一种欧式烛台,烛台两边用来装蜡烛的是两个对称的玻璃器皿,玻璃器皿底很深,形状有点像杯子,他当时就想到,如果在玻璃器皿中装上咖啡,将这款烛台变成情侣咖啡杯,一定很受欢迎。果然,这种“杯子”一推出,没过几个月就卖断了。还有,同样是卡布基诺咖啡,别的咖啡店都是将肉桂粉、奶油等随意浇在咖啡上,他则培训员工做成花朵、心等形状,很得女孩子欢心。(来源:新浪)

分享:

相关推荐
相关栏目
服装资讯 财富故事 管理营销 市场数据 男装搭配 女装搭配 配饰搭配 鞋包搭配 色彩搭配 好身材搭配 鞋子搭配 松糕鞋搭配 高跟鞋搭配 裤子搭配 裙子搭配 西装搭配 衬衫搭配 皮衣搭配 针织衫搭配 婚纱搭配 polo衫搭配 短裤搭配 蕾丝衫搭配 童装搭配 内裤搭配 帽子搭配 袜子搭配 靴子搭配 皮草搭配 古装 明星搭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