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服装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这样的环境下服装行业应该如何应对呢?经过一番梳理后,我们不难发现,进军电子商务,向高速发展的智慧专业市场转型,将是国内服装行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数据显示,2013年以来,我国纺织品服装进口下降29.75%,出口同比下降5.4%。杭州市场2013年的销售额为38.52亿元,同比下降8.07%,而杭派精品服装市场销售额也是同比下降23%,租金环比下降2成,另一方面,广州十三行服装批发市场、福建石狮服装批发市场也是3年同比下降15%。
究其原因,我们发现不外乎有以下三点,一是全世界服装企业生产和供应都处于统一产业链上的竞争,二是由于服装企业的信息收集、交流、反映和决策都相对比较缓慢。三是因为不少服装企业仍然还在坚守原来的传统经营批发模式,而忽略了对电子商务等智慧型商务模式的学习应用。
电子商务平台与传统专业市场一旦有效嫁接,不但能够将有形市场变得无限宽,让传统的服装行业有机会接触更多细分市场,找到并掌握新的渠道,还能让品牌建设实现新的突破。
向智慧专业市场发展是不可逆趋势
过去一年批发买家的井喷式增长,预示着网络批发采购时代已拉开序幕。预计未来3年会有越来越多的商人通过网络在线批发这种新兴渠道进货。
与此同时,随着电子商务平台的风起云涌以及买家的网批趋势,不少具有前瞻眼光的服装专业市场纷纷加大投入,整合商品贸易上下游资源,构建“实体市场+网络交易”模式。据广州市经贸委透露,为全力打造“网络商都”,有关部门已草拟了《广州市关于加快推进流通领域电子商务应用的指导意见(稿)》,正在广泛征求意见。其制订的目标就包括至2015年,广州要力争达到开展电子商务的商贸流通企业超过70%,年交易额10亿元以上的市场全面推广应用电子商务等。
广东服饰协会有关负责人表示,金融危机对中国的服装外销市场造成了不小的冲击,不少企业调转方向,试图瓜分内销市场的蛋糕。而对于原本主打内销市场的品牌商户来说,市场竞争日益加剧。此前以批发为主的企业面临批发和终端销售并重的模式,而对二级市场的服装经营者来说,“散批杂卖”已越来越难适应当今消费者的胃口,如何从浩如烟海的服装品牌中选出最具销售前景的品牌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首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