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某服装集团除了一个男装品牌,其他品牌都是各类风格的女装品牌,并未向中老年女装、童装等细分领域布局。业内人士认为,而此次在童装品类中的尝试则是另一种布局思路的开启,而且是一个好的方向。
无独有偶,原创男装潮牌近期也表示,未来将通过在细分品类中的拓展,扩大整个经营规模。而不再依赖单一的品牌和品类。“我们将要在内裤、童装、女装等品类中进行发展,根据品类创建新的品牌。”
从这些有一定积累的原创品牌近期的动作可以看出,向细分领域“入侵”已经是一个常规的选择。原创品牌都积累了很大一部分忠实的用户和一定的品牌影响力。这样原创品牌凭借以往的积累,开始凭借主品牌的影响力优势为子品牌的布局铺路、造势。
在细分品类的子品牌绝不讳言和主品牌之间的联系,而是希望消费者有充分的认知。在品牌名称或者旗舰店名称方面很多具有延续性。业内人士指出,各个子品牌之间互相引流、扩大影响力已经成为这些原创大牌普遍的经营策略。
中老年女装、童装类服装类目的细分品类此前在线下并没有形成影响力特别大的品牌,很多商家希望凭借线上业务在电商领域打造一个细分领域的原创品牌。业内人士认为,随着大型原创品牌向这些细分类目的布局,在细分类目打造独立的原创品牌的难度将提升。细分类目的商家和原创大牌进行竞争时,很难以小博大。
无论是在平台的流量布局、广告投放,还是后端供应链、团队的建设,细分类目中原有的小型商家和大型原创品牌相比都不具备优势。业内人士直言,这样的商家只有在产品端独辟蹊径才有可能获得发展空间。
国内纺织服装企业的上市之路,此前大致经历了纺织、男正装、商务休闲男装、运动体育用品、青春休闲装、女装这些大的概念板块的上市浪潮。但对以上23家企业对比分析就可发现,当前冲刺IPO的企业开始呈现出一些新特点:一是在大行业之后,一些更为细分行业中的"龙头"企业开始寻求上市;二是一些此前被认为"不差钱"的强势女装企业开始加入上市队列。
排队企业凸显3大细分概念
继纺织、男装、体育用品、青春休闲装、女装这些大的概念板块的上市浪潮之后,当前寻求上市的企业开始在一些更为专业化的细分行业中涌现出来。
户外概念--第一个较热的概念是户外。当前A股市场唯一一家户外用品企业为探路者。当李宁、安踏这些大众体育运动品牌的业绩连续3年下滑、纷纷经历关店潮的发展低谷时,探路者却连续多年保持40%-70%%的高增长。即便是在2013年国内户外用品市场整体增速放缓的背景下,它的营收仍同比增长30.74%,达到14.45亿元;净利润更是同比高增47.48%,至2.49亿元。榜样的优异业绩无疑给了后来者希望。
国内服装市场上,在内衣、户外两片"蓝海"之外,童装也是公认的新增长点。尤其是国家单独二胎政策放开后,更是赋予童装市场新机遇。置身其中的童装企业当然希望紧抓新一轮市场机会,树立"龙头"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