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非服装城 > 服装搭配 > 文章

服装行业重现曙光 中高端婴童装消费能力趋增

情趣用品

  近期,多家涉足本港服饰市场的零售股,其业务正受惠于本地服饰零售市场向好的趋势,业绩纷纷报捷。据某一中高端品牌中报显示,公司上半年盈利近30%,盈利大幅超过预期,让低迷了一段时期的服装行业重现曙光。亮丽的业绩主要缘于最近一季订货及零售店销售表现持续改善,已走出过去近年的存货阴霾,全面复苏。市场普遍对服装零售行业持乐观态度,带动香港零售股异常活跃,部分消费零售股受追捧,录得大幅增长。

服装行业重现曙光 中高端婴童装消费能力趋增0.jpg

  童装行业作为近几年新兴的行业,一直保持着快速发展的势头。随着儿童数量的增加,将进一步扩大童装市场规模。据国家统计局相关的统计资料显示,2011年中国有0-14岁儿童及少年有2.22亿人,随着政策放开,儿童数量将再度攀升。同时,日益增加的可支配收入将提升购买欲。业内人士预测,2012-2017年间,中国童装市场零售额将翻倍增长,复合增长率将达20%。预计到2015年,中国童装市场规模可以达到1400亿元。

  经济环境利好童装消费能力趋增

  随着中国经济表现日益强劲、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家庭可支配收入不断上升,对于童装的消费能力亦不断增强。全球企业增长咨询公司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显示,中国城市家庭的人均年度可支配收入从2008年约15,000人民币上升至2012年约25,000元,复合年增长率约为11.7%。预计2012年至2017年间,城市家庭的人均年度可支配收入将继续录得双位数增长。

  个人可支配收入的强劲增长,令中国消费品市场得以迅速扩展,其中包括婴童服装。据统计,童装零售销售总额由2008年的403亿元,至2012年更突破830亿元。为了购买到合适的婴童服装,消费者愈来愈追求产品的质量、时尚的设计甚至品牌象征,而不再纠结价钱的高低。

  消费统计以家庭为单位,按经济能力购买消费品,其中用于童装的人均年度开支正在稳步增长。据统计,童装的人均年消费于由2008年的350元上升至2012年的740元,复合年增长率高达20%。相关人士预测,到2017年,童装的人均年度开支将上升至近1,700元, 消费者购买力的上升为童装时场制造庞大的商机。

  “单独二孩”政策惠及童装行业

  国家近期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启动实施一方为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截至2014年5月31日,全国提出再生育申请的单独夫妇共有27.16万对,已批准的有24.13万对。这意味着,未来将迎来巨大的婴儿潮。

  随着「单独二孩」新策的实施,中国新生婴儿数目将进一步上升。综合目前国内多位人口专家的预期,新政实施之后每年将多生100万-200万婴儿。新出生人口将提高到2000年前后的水平,即每年新生1780万—1950万婴儿,比2012年的1635万提高9%—19%。

  新婴儿潮将有望为国内童装市场带来增长潜力,为中国童装业的扩充和发展带来支援。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童装从起步的分散式、家庭作坊式生产规模,到目前已逐渐形成以重点地区为基地的产业化规模。基于童装穿着周期短、款式花样多、需求量大等特点,目前童装行业每年自然增速可达10%-20%,新的生育政策将把童装行业的整体增速拉升至30%, 把市场推进阶段性的发展。

  中高端儿童服装走俏

  中国童装市场的产品种类繁多,分为高端、中高端及低端三部分,虽然低端分部现时所占的市场份额最大,但中高端及高端分部的增长速度高于低端分部。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于2008年至2012年间,中高端分部零售销售额的复合年增长率为28%,预期2012年至2017年将继续以30.0%的速度继续增长。

  随着中国城镇化的加速, 中产消费者购买力上升,加上新一代父母人数增加,同时, 80后出生的父母对优质童装需求殷切,并较着重品牌形象隐含社会地位的象征,推动了中高端童装市场的增长。此外,由于中高端童装的利润较高,受众多商家追捧, 冀在市场分一杯羹。

  在种种市场推动因素的刺激下,越来越多企业投身童装产业。目前中国高端婴童装市场的规模已经超过300亿元。童装市场持续走俏,预示国内童装市场消费潜力巨大,童装市场前景广阔。

     前店后厂为中小型工厂提供童装代理,以最小的代价获得一条有力的销售渠道,实现共赢就这么简单!

分享:

相关推荐
相关栏目
服装资讯 财富故事 管理营销 市场数据 男装搭配 女装搭配 配饰搭配 鞋包搭配 色彩搭配 好身材搭配 鞋子搭配 松糕鞋搭配 高跟鞋搭配 裤子搭配 裙子搭配 西装搭配 衬衫搭配 皮衣搭配 针织衫搭配 婚纱搭配 polo衫搭配 短裤搭配 蕾丝衫搭配 童装搭配 内裤搭配 帽子搭配 袜子搭配 靴子搭配 皮草搭配 古装 明星搭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