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非服装城 > 服装搭配 > 文章

服装行业洗牌时期 服企“自以为非”才有未来

情趣用品

  作为服装业重镇的晋江正迎来转型阵痛,在行业洗牌中,由于部分企业负责人跑路引发的信任危机加速了行业冬天的来袭。有媒体报道称,“企业负责人跑路,不但是供应商惶恐,借贷人也惶恐,银行也惶恐。都出来讨债的时候,行业就乱了,企业就散了。”

  相对于2000年初晋江品牌的如日中天,如今有观点称它即将凋零,因为黄金期已过,调整远未结束。除了晋江的服装业,曾经风光一时的国内知名运动品牌李宁也遭遇类似的困境,昨天它公布的上半年业绩显示,亏损是去年同期的3.18倍,同期关店244家。

  当然,行业与企业都可能遇到高峰与低谷,中国如此,外国也一样。君不见,曾经的行业霸主柯达、摩托罗拉、诺基亚在不长时间内就被边缘化。尤其是在这个互联网时代,无论是显形冠军还是隐形冠军,都很有可能一夜之间成为“泰坦尼克号”。

  诚如海尔掌门人张瑞敏所言,“一旦跟不上时代的节拍,企业随时可能万劫不复,像大楼一样轰然倒塌。”华为的创始人任正非在企业还处于春天时,就直言冬天已经不远了,甚至说“华为的冬天可能来得更冷,更冷一些”。遗憾的是,这些企业领袖居安思危的话没能引起更多企业家的共鸣。

  反思晋江的一些企业,在行业春天的时候,大小品牌一窝蜂似的大干快上,通过复制“电视广告加明星代言”快速成长起来。在全盛时期,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曾经被戏称为“晋江频道”,就因为满眼的广告皆是晋江体育品牌。可惜,这些快速兴盛起来的企业没能闯出一条新路,反而陷入一个旋涡:家族化管理、同质化竞争。一窝蜂的扩张导致了产能过剩、管理缺失,行业的冬天提早到来。

  我们并不是唱衰晋江的品牌,而是期待它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在行业的大调整中突出重围。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还在春天里的企业,还是已经历寒冬的行业,都要明确一点:做企业决不能有路径依赖,敢于自我否定。张瑞敏经常说的一句话是:“做企业最怕的是留在过去。”“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只有敢于革新、勇于开拓,才能避免自己不死在沙滩上。

  首先,中国大多数产业都还处在世界的中低端,必须向全球的中高端产业看齐,决不能得意忘形。去年,我国出口产品中,像机电、装备产品等偏高端产品占出口总量的三分之一,中低端产品包括服装、家具、食品等占出口总量的三分之二。数据看上去很美,但细分后就发现,偏高端产品中,外资企业生产的、外国人掌握核心技术的又占三分之二。中国企业在偏高端领域只有“一席之地”,这就要求那些“冠军企业”不能志得意满,必须死死盯着、跟着行业的标杆企业走。

  其次,在企业内部建立“自以为非”的文化,形成反思的氛围,敢于自我颠覆。重复别人模式的成功不会持久,重复自己模式的成功则可能陷入盲区。一家企业充分自信的表现不是展示过去的荣誉,而是能够自我否定,摆脱业已存在的僵化思维,避免路径依赖。只有在企业文化和管理中布满这种基因,才能很好地审视自己,对标更加卓越的企业找到差距,进而积极地从事创新。

  再次,无论市场多好或者多坏,都要抓住属于自身的机遇。诚然,金融海啸以来,欧美市场需求疲软,国内的消费市场也没有完全打开,对于一部分企业而言确实危机重重,但这绝不是末日来临。“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同是晋江,也有安踏这样的企业通过科技创新、战略转型新领域获得不错的业绩。另外,在摩托罗拉、诺基亚大厦坍塌时,中国的华为、小米也逆势而上,抓住智能终端市场的机遇,赶上了一波发展的红利。

  当然,一些行业与领域遭遇困境也并非全是自身的问题,也有外部环境和市场条件的原因。此时,政府部门也可以发挥一定的作用,通过扶持技术创新、减免税费负担、降低物流成本、畅通融资渠道或者其他推动企业转型升级的手段,让一些处于困境的企业得以喘口气、重新出发。企业兴则国家兴,过去的光荣已成历史,但未来的梦想仍需追寻,诚如古人言,“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相信中国未来会有更多冠军企业喷薄而出。

分享:

相关推荐
相关栏目
服装资讯 财富故事 管理营销 市场数据 男装搭配 女装搭配 配饰搭配 鞋包搭配 色彩搭配 好身材搭配 鞋子搭配 松糕鞋搭配 高跟鞋搭配 裤子搭配 裙子搭配 西装搭配 衬衫搭配 皮衣搭配 针织衫搭配 婚纱搭配 polo衫搭配 短裤搭配 蕾丝衫搭配 童装搭配 内裤搭配 帽子搭配 袜子搭配 靴子搭配 皮草搭配 古装 明星搭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