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非服装城 > 服装搭配 > 文章

大品牌爱犯的低级错误:双重标准 区别对待

情趣用品

  “这个牌子也不合格?”在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凯德Mall,记者拿着工商部门近20次流通领域服装质量监测结果询问消费者时,不少消费者非常吃惊。有口皆碑的好质量一直是知名品牌能够脱颖而出、吸引消费者的秘方。但是,近几年来,知名品牌频频跻身质量黑榜。不合格名单里,纪梵希等大品牌显得格外刺眼。

  低级错误 层出不穷

  色牢度,也就是常说的服装掉不掉色,是纺织品内在质量测试中一项常规检测项目。不合格产品的染料分子和重金属离子等,可能通过皮肤被人体吸收而危害人体健康,沾染穿在身上的其他服饰,或与其他衣物洗涤时染脏其他衣物。纤维含量是反映服装产品质地优劣的重要指标,产品标志则可以帮助消费者了解服装质量的基本信息。这些指标简单却重要,《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中对其有严格控制。面对这些基本要求,大品牌却频频出现问题。

  记者查询了北京市工商局2009年以来流通领域的服装质量监测结果,抽检不合格的品牌中,纪梵希、Hugo Boss、Max&Co、ZARA、优衣库等知名品牌赫然在列。今年7月,山东一位女士在商场购买Giorgio Armani(阿玛尼)的衬衫还没有穿,仅在清洗时就掉了色。

  相关数据显示,GAP、Forever21、PORTS(宝姿)、Givenchy(纪梵希)、无印良品、ZARA、H&M、Hugo Boss、Max&Co、Massimo Dutti等多个知名品牌都存在色牢度不合格问题,问题主要集中在耐碱汗渍色牢度、耐湿摩擦色牢度、耐干摩擦色牢度、耐酸汗渍色牢度4个方面。在记者查询的多个知名品牌问题中,12个品牌存在色牢度不合格问题,2个品牌(Forever 21、H&M)存在纤维含量不合格情况,Polo Ralph Lauren(拉夫·劳伦)有一款婴儿梭织西装外套则因产品使用说明不清被判定为不合格。GAP的一款牛仔裤及H&M一款女士休闲裤,和Fendi女士毛针织衫显示pH值不达标。另外,Golf、Maxmara、Bloomsbury、Versace、PennyBlack等大品牌服装也曾被检出纤维含量不足、pH值不达标等问题。

  国内国外 双重标准

  中投顾问轻工业研究员朱庆骅表示,知名品牌出现类似低级错误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两层:由于多采用代工形式生产,一些大品牌的生产管理监控体系存在不严格现象;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存在漏洞,不能完全监测、覆盖到市场上的产品。

  商务部中国国际贸易学会副秘书长、国际品牌管理中心主任许京则认为,知名品牌,尤其是国外知名品牌,在中国和中国以外实行的不同标准是导致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市场相关标准、企业内部控制质量的标准不同,使得其在中国市场也采取不同的对待方式。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服装产业业内人士与许京有着同样的看法。在中国销售的大品牌服装存在着一个不是秘密的秘密,即“看人下菜碟”。

  “知名品牌的错觉也是一个方面。”许京说,多年来,知名品牌,尤其是洋品牌在中国市场的生产和销售不愁销路,使得品牌形成思维惯性,以为无论生产何种产品,中国消费者都会来埋单,随之而来的问题也就“随大流”被忽略。

  品牌一旦出现问题,将会对品牌形象造成恶性影响。尽管H&M、ZARA等知名快时尚名牌多次被曝出质量问题,但其品牌影响力仍较强。一些定位较高、价格较高的知名品牌出现质量问题,则会引发不小的震撼。“大牌也不能相信了吗?”在北京西单君太百货,一位消费者发出了这样的疑问。

  在消费者不清楚、无法判断的情况下,许宁认为第三方机构的介入很有必要。“通过采购方面标准的提升,帮助消费者来了解。产品质量涉及面太广,从面料到加工再到出厂,消费者根本无法清晰判别,第三方引导非常重要。”许宁说。目前,相关研究中心、职能部门已在着手制定相关标准,从第三方的角度给消费者以指引,从而逆向鞭策生产者更加注重质量。(中国质量报)

品牌

标签:

分享:

相关推荐
相关栏目
服装资讯 财富故事 管理营销 市场数据 男装搭配 女装搭配 配饰搭配 鞋包搭配 色彩搭配 好身材搭配 鞋子搭配 松糕鞋搭配 高跟鞋搭配 裤子搭配 裙子搭配 西装搭配 衬衫搭配 皮衣搭配 针织衫搭配 婚纱搭配 polo衫搭配 短裤搭配 蕾丝衫搭配 童装搭配 内裤搭配 帽子搭配 袜子搭配 靴子搭配 皮草搭配 古装 明星搭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