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非服装城 > 服装搭配 > 文章

你了解微营销是什么吗?其实你不懂

情趣用品

  跟互联网思维一样,微营销是个笼统概念,大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市面上流行的说法都不是真的,因为谁也没有真正成功地做过微营销,大家对微营销的定义尚未清晰,有些人硬把自己做的电商都称为“微营销”,其他人做的都是“传统电商”,实则惑乱视听。

微营销

  别把电商当微商   

  电商与微营销是两个概念。电商,通俗地说,就是做淘宝、天猫、京东的,你不能把淘宝店往微信上一搬家就称自己换了行业,由做电商的变成做微营销的了,换个马甲就出来继续混。

  这两者是截然不同的。虽然都是网上玩的,但性质却大大不同。那区别在哪里呢?

  区别不在地面或网络的售卖形式上,而在人的行为习惯上。

  在淘宝天猫,我们的行为惯性就是选购,寻求最大化的边际利益。而在微信、微博上,我们的行为惯性就是社交。在一个社交惯性的平台上,达成自己的商业目的,这才叫微商。在一个购物平台上卖东西,这叫电商。

  这么定义的话,那我确实看到过做微营销的。一个朋友早几年就在微博上推销商品,轰轰烈烈地干上一场,也确确实实亏了几十万。

  用电商的思路去做微营销,注定是要一败涂地的。

  微信的微店具备了淘宝搬家功能,这是一种误导,让做电商的人误以为按原来的套路搬个家就可以做微营销了。这也说明走在前端进行平台开发的微信团队,自己也不是特别清楚什么是微营销。他们是成熟的软件开发者,却是半熟的人性研究者。

  感情和生意之间有道鸿沟   

  腾讯叫好不叫座,看着阿里巴巴哗啦哗啦地收银子,也是急得冒汗,所以可劲地往购物上靠,拉京东、搞微店、买大众点评、派红包,无所不用其极。可是人的行为惯性是那么难改,人们就爱在微信上聊天扯淡,就是不太喜欢花钱。

  虽然微信耗去了我们70%的时间,可是在微信上,我们就是“宁说千句话,不舍一文钱”。手机淘宝不常打开,可打开就购物花钱。这种感觉我想对于小马哥(腾讯掌门马化腾)来说,如同跟一个女子精神恋爱,跟你谈情,却总跟别人上床,如此恋爱得越深,小马哥就越痛苦。

  可是换过来讲,小马哥也不用伤心。瘦马哥(阿里巴巴掌门马云)也有精神上的失落,我们天天在淘宝天猫上购物,也没有交到一个朋友不是?他也就是个首富了,穷得就剩钱了。

  我们的天性里,就是生意归生意,朋友归朋友。阿里的就是生意,腾讯的就是朋友,做微商难就难在,你要把这两个搞在一块儿就搞混了。

  当你发现一个朋友开始向你卖东西时,你就开始归类:这家伙到底是朋友还是商人?

  在微博上卖东西,完全没有情感牵绊,烦了可以让他“滚粗”;而在微信上,熟人跟你推介东西,你碍于面子总得买一点儿,买多了,感情就淡薄了,这个家伙就从朋友的归类爬进了商人的归类。

  电商后台有多硬   

  基于购物平台的阿里电商系就是“人与物”的关系,基于SNS的腾讯就是“人与人”的关系。

  在购物平台上,我们一定是机关算尽地寻求最大化的边际效用,总是不太谈感情。相同的商品,你比别人便宜一块钱,我就买你的。在电商的世界里,世界是平的,最后是赢者通杀,只有最终的那几家是获利的,因为保证获利的只有一途,那就是巨大的销量。

  卖家只有巨大的销量才能保证拿货的成本更低,才能保证更低的运营成本和快递成本。电商的这种盈利特点,很契合规模经济型的传统企业——产量越大,商品的平均成本越低,企业越是获利。

  电商与传统企业都是属于规模经济型的,一拍即合。传统企业的巨大产能都由电商平台消化掉了。无怪乎东莞那么多加工型企业都在跟电商对接。

  可以说,电商模式就是“大众化”营销的网络版,一切都跟规模经济、产能脱不开关系。这类商品都是基于基本的功能利益触发了消费者的购买。事实上我们之所以登录淘宝天猫,也是基于基本的功能需要才购买的。

  电商爆发出的巨大威力,是刚好借助了我们累积了几十年的规模经济建设基础。电商上很多东西之所以便宜,除了来自渠道交易成本的降低,还来自它消化了的过剩产能。

  逼格商品弄不来   

  既然在电商系统,我们追求的是基于功能利益的性价比,那么一般来说,电商平台的商品就很难有附加值。你如果说一个人的衣服是淘宝买的,基本等于挖苦他是“没档次”。

  大多数淘宝天猫的人都哭着喊着没赚钱,只是为了赚点流量,所以有人想办法做逼格的商品。

  因为这些有点特色的商品,可以避开只赚流量不赚钱的窘境,满足了个性化需求后,可以适当溢价。于是电商行业呼吁大家去做“有逼格”的商品,呼吁卖家要有“匠人精神”,呼吁形成口碑,于是就有了互联网精神,云云。

  初衷肯定是好的,但问题是我们粗制滥造的产能优先经济模式,很难制造出这样有逼格的商品。制造业不具备这种欧洲式的匠人精神,动不动全手工打造。欧洲人能以做艺术品的心态做商品,我们的制造业工人具备这个素质吗?恐怕能做到农忙时节不弃工而逃就不错了。

  人家的劳动者是具有艺术修养、数百年传承的高级技师,我们的劳动者更多是农闲出来混饭吃的农民工。岂可相提并论?

  从这些层面来说,做有逼格的商品可以作为我们的理想,但不能当作现实。至少现实不是这样的。

  有逼格的小众化商品,在中国还是空中楼阁,尽管那些靠规模经济的企业也提倡,但更多的是希望小众化开个头,作为撕破市场的口子,最终还要实现自己大众化营销的春秋大梦。

  可是,过去的终究过去了。

  看看H&M、ZARA的运作模式,都是种类繁多的小品种,雇佣的都是零散的、灵活的小加工厂。这种细碎的、众多的加工厂,取代了大规模批量生产的大厂,也支援了H&M和ZARA,制造出款式繁多的服装,满足了更小众的个性化需求。

  再看看百丽的二十多个女鞋品牌,你就知道所谓的这些大品牌,大规模的“大众化”营销,其实是无数个碎片的“小众化”营销的拼接。

  奔驰、宝马也都开发了无数款车,连古板的德国佬也开始灵活了。

  社交才是终极消费   

  人们的需求,不再仅仅基于商品的功能和实用价值,而是基于个性化的需求。这就是为什么顾客越来越喜欢有逼格的商品。

  但是如果你认为只要做出有逼格的商品,就会有消费体验,就会产生口碑,就是互联网思维,那就大错特错了。

  因为人终极的需求不是顶级的有逼格的商品,人的顶级需求是社交,获得他人的肯定。

  一个富人,有了足够多的财富,已经不是为了购买力,或许他只是通过购买力来证明什么(地位和能力),这本质上就是一种社交需求。

  有逼格的商品,可以为这种社交需求提供一些技术支撑。比如电动车特斯拉,在中国之所以抢手,并不是因为它跑得更快、更安全甚至是更环保,而是它的逼格让拥有它的主人可以表达自己的优越。请问,真正有几个“纯种”环保主义者在消费特斯拉呢?

  谈到社交需求,又让我们绕回了微信、微博。它们更方便我们接触到我们想接触的人,在过去那个没有互联网的时代,我们都是只能被局限在一定的空间去接触人,例如同事、同学、邻居、亲朋。

  而在互联网世界里,真正实现了自由人的自由联合,我们最后发现在互联网的世界里,许许多多由不同偏好组成的部落,这种散碎的小组织随处可见,构成了小众化需求的基本框架。

  但是我们不能认为这些小众,会基于商品本身的某些特性而产生购买。这些小众群体更多是小团体的社交需求,他们甚至天然地对一些商品具有排异性——在他们眼里,你的广告或推销与他们格格不入,而你提供的商品往往又是他们已经过剩的功能性商品,无法满足他们社交和维持社群文化的需要,他们就会把你当作非互联网时代的“落后物种”踢出去。

  何谓社群文化?

  有时候它们自己也说不清楚。但我们可以从现实世界的小圈子文化,发现一些道理。就像玩高尔夫的人群,球技本身并不重要,甚至赌球的输赢也不重要,重要的是混进了某些圈子。

  所以这种带有小众组织烙印的商品,即便没有更多逼格,也一样能卖。甚至是没有商品也一样能,比如慈善对于捐款者来说可以买到快乐与尊重。

  小碎片或有大组合   

  微营销,不是真的注重商品有多少逼格,而是更加注重人的营销,当然他不能跟规模经济的电商相比,他仍然是小众化的“微小”营销,所以难度更高。

  当然,如果微营销小到只有附加价值的商品才可以做的话,那也太不起眼了。

  还有一种是出于信任代理的营销方式,或许有机会做成大众化营销。比如安利模式的网络版。

  安利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非互联网版本,那就是当消费者有很好的消费体验时,就可以利用朋友间的信任关系,把商品推介给你的朋友,一传十,十传百。

  这种模式本身没错,但到了中国就很容易变味,这种模式最终沦为某些人的敛财工具。

  所以此种模式不做改进地搬到互联网社交圈内,肯定是要招致非议的。这种信任代理式的营销模式,缺的是一个“信任管理”的体系。

  如果能够做好“信任代理+信任管理”,那么微营销一定能搞出一个大众营销的未来。因为一传十、十传百的零成本的推广模式,在社会化传播时代太容易快速风靡。

  如果真的实现,那么,阿里电商平台,赢家只是少数,而腾讯社交平台,才可能让更多的人富起来。

  腾讯基于LBS的区域性营销策略,可以让更多的中小卖家免遭像阿里平台上那些规模化大卖家的冲击,在区域性范围内存活下去。但最终还有待观察。

  不过有一点可以预见,未来,腾讯社交平台上的“大众化”营销,也是由许多“小众化”营销个体拼接而来的,这一点跟H&M、ZARA的模式十分相似。

微营销

标签:

分享:

相关推荐
相关栏目
服装资讯 财富故事 管理营销 市场数据 男装搭配 女装搭配 配饰搭配 鞋包搭配 色彩搭配 好身材搭配 鞋子搭配 松糕鞋搭配 高跟鞋搭配 裤子搭配 裙子搭配 西装搭配 衬衫搭配 皮衣搭配 针织衫搭配 婚纱搭配 polo衫搭配 短裤搭配 蕾丝衫搭配 童装搭配 内裤搭配 帽子搭配 袜子搭配 靴子搭配 皮草搭配 古装 明星搭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