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双鞋好不好看,可以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好不好穿,却有着相对专业的量化标准。现在,鞋企明显感觉到,消费者对鞋子的选材用料、舒适度、外观款式、品牌等各个方面的要求都越来越高,在各自喜好点上,每个人都是“专业用户”。
“通常大家觉得消费者对鞋材不敏感,其实很多消费者已开始挑剔鞋材,他们懂得分辨什么鞋材做出来的鞋子会是什么脚感,会主动告诉客服自己想要找什么质地、用在哪种场合的鞋子。”从事运动休闲鞋类电商销售的郭先生深刻地感觉到,现在的年轻人对于穿鞋甚至比卖家更专业。
不仅销售终端明白这个道理,从制鞋企业甚至上游的鞋材、鞋机企业,也都开始意识到这点。因此,从鞋材开始就要考虑客户的穿着体验,不过,不同制鞋企业和穿鞋者,对体验的衡量标准也各不相同。
以鞋子中最常用到,而最容易被消费者忽略的海绵为例。海绵在鞋子内里、鞋垫、鞋舌、鞋后跟都需要用到。鞋材多年从事海绵生产,占地50多亩的新厂区,每天有大大小小约40趟货车进出,每年这些海绵可供4亿双鞋子使用,意味着它的改进关系着4亿人次的穿着。
“我有很多客户,他们有的希望海绵可以用来提升鞋子的舒适度,有的希望提高鞋子的弹跳性,有的需要耐高温或者耐低温。但是,客户对自己所要的东西定义又很模糊。”基于这些沟通障碍,环亚鞋材公司总经理林国栋开始摸索对海绵产品进行数据化管理。
一双鞋对海绵的使用率很高,而每个细节使用的海绵又不一样。2013年,该企业对其所生产的海绵产品全部制定了物理性能标准,例如密度、瞬间硬度、回弹率、伸长率、拉伸强度等各个具体指标。通过海绵的可视数据,精确提升一双鞋在特定方面的体验,比如舒适度、弹跳力、防火等等,以便制鞋企业能对海绵的不同功能进行细分、应用,在销售端为消费者更清晰地呈现一双鞋的卖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