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行业中超过80%的决策都是女性做主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只要取悦女性消费者就基本搞定了消费行业。那么,女性消费市场中有哪些机会呢?世铭投资合伙人任重在投资界沙龙 “下一个风口 -- 美业,女人的钱好赚”中,为大家解读了“她经济”的特点及未来发展趋势。
一、消费升级:关于大消费投资,我们看到未来的机会是消费升级,更多的关注于“非生活必需品”,是时候say goodbye to“屌丝经济”,而转向于“轻奢经济”。
1、 消费能力增长飞速
2010-2020年,中国的中产阶级,也就是家庭可支配收入达到16000-34000美金的群体将增长10倍,中国的人均GDP达到8185美元,那也就是今天韩国的水平,或者美国的70-80年代,中国人有钱了,消费层次一定会上去。
2、 “非生活必需品”和“半生活必需品”的增长会快于必需品
例如女性消费正餐增长正在放慢,女性一辈子热衷减肥,但甜品不能不吃。2011年,我们看了一家公司摩提工坊,他们卖9-11块钱一颗的摩提,台湾也叫磨叽,那时候我们想这么贵的东西谁买呀?吃个盒饭也就10-15块,谁会花这钱?结果当时我们的实习生说他会买,带女朋友看电影/逛街的时候买着吃,这就是消费升级,这就是“对自己好一点”,而且该产品70%的消费者都是小女生。结果我们投的这家公司陆续又做了西树泡芙、摩提工坊、和米堂、清潭洞等品牌,店铺从100多家扩展到如今的800多家。
3、 关注轻奢经济
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代未经历饥饿感的人群——80/90后已经登上大舞台,成为社会的中流砥柱,这一代人敢花钱,
敢为自己花钱,而上一代人只敢为小孩花钱。所以有些行业的真正崛起,比如养老产业,是要等到70末,80/90后成为主力消费人群才有戏的,因为他们肯为自己花钱养老;城市快速发展,平均结婚年龄推迟到30岁以后,大把时间享受青春,“对自己好一点” 成为年轻一代消费习惯;中国女性经济上更加独立,撑起不止半边天,在上海、北京等一线城市甚至是大半边天。未来5-10年,我们将进入了追求个性,忠于品牌的 “小时代”。
女性经济:我们提出一个口号,叫Invest for her, 也就是为“她”投资。
根据Nielsen的报告,发达国家女性消费在诸多细分行业中已经占据主导地位,这意味着你们家衣食住行,基本都是女朋友或老婆说了算,除了买个房子,你可能参与部分决策,绝大多数的消费决策权都掌握在女同胞手上;
看一下海外市场,美国每年女性消费是7万亿美元,相当于美国GDP的一半;核心原因之一还是女性自身地位本来就在提高,职场中越来越多的女汉子。美国数据还显示,50%的男性定位产品也由女性购买,所以说就算做男性内裤产品,你的广告文案还得针对女性客户,因为老婆在帮老公做决策。
中国女性:在中国,“她经济”正在崛起,女性文化自母系氏族社会后再一次回归主流。
二、职业结构的调整
制造业向服务业的转移中,女性在职场的竞争劣势逐渐消失。中国22%的CFO是由女性担任,并且相当数量的女性进入中高层管理职位。今天跑去投行一看,一大把女banker,咨询公司一大把女associate, 女性收入的逐渐提升自然把购买力向上拉升;
家庭总消费的决策者
根据中国年度消费数据,全国75%的家庭总消费由女性决策, 阿里的数据显示,阿里在线电商销售额的70%由女性贡献。女性在社会中扮演了多重角色,她们是女儿、妻子和母亲。4/2/1的家庭结构中女人成为家庭中掌管一家老小花费的主要决策者,所以有口号叫做“我负责貌美如花,你负责赚钱养家,顺便帮你管管家”, 资金的决策使用权都在女性手中,以女性为中心的消费主义成为主流。女性的消费欲望和能力相比男性更容易被激发,有着比男性更高的购买热情,冲动型消费让双十一屡创新高。
议价能力高
根据联合国的报告预测,由于过去的重男轻女,人口比例不均,未来10年中国将出现5000万男光棍,所以女生的议价能力更高。
女性消费细分市场:美业,传统上理解的美业就是美容,美发,化妆品等。但今天我们希望从女性角色和需求的角度来分析和美相关的女性行业。
三、角色
前面提到女性的多角色造就了他们在消费决策中的主导地位,妻子和母亲这两种角色承担了大部分的家庭责任,她们要照顾自己的丈夫和子女,为他们采买物品。这不仅是一种角色定位,也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后天习惯,深深地影响着女性的消费行为特点。
1、 恋人和妻子角色,相关行业有婚恋,婚纱,摄影,蜜月等等细分行业,个人觉得这是女性非常重要的一个时间过程,婚姻一生可能也就一次,一锤子买卖,这种高价低频的行业重复消费率极低,用户获取成本较高,有一定的创业风险。其未来出路可以拓宽产品类别,让一个结婚客户在一个网站上同时完成婚纱、摄影、跟妆、婚宴等多元服务,最大化利用客户价值。在结婚成为妻子后,女性管理的买卖是值得长期做的,比如家居中间的再细分行业 - 家纺,该细分领域已经孕育出了罗莱、富安娜、梦洁几家上市公司,还有像大朴、优曼等互联网企业,希望通过互联网的方式来改造这个行业,机会也是很大的。
2、 母亲角色,这个市场至少是20000亿的规模,身份衍生出很多细分行业,经期/备孕/,定制孕装/月子餐/月子中心(产后瘦身),奶粉/玩具/童装,早教/艺术中心等。其中像备孕、儿童教育等行业就很有机会,最近的投资也比较频繁。我们去年刚刚投资一家私立国际学校,面对的决策者还是女性/妈妈,所以我们学校的推广、销售策略都对女性消费群体有所侧重。如果你把女性客户维护好了,教育这件事情上她们会不求回报的投入,所以了解你的顾客很重要。
四、自身需求
服装,其实女性服装是一个很难投资的行业,变化太快,成千上万的SKU,瞬息万变的潮流。我们基金的一位顾问成功把Nautica,Tumi等品牌重振辉煌。大家看到的女性品牌中,往往女包品牌比女装品牌赚得更多,因为女装是用来装门面的,fashion show赚的热闹,利润都从经典的几个包包中挣走了,比如快时尚品牌Zara,其实挣的不是fashion的钱,是供应链效率的钱。
内衣,在美国这是一个132亿美金的市场,中国也很大,平均一年1位女性会消耗6件内衣,内衣的毛利有67-80%之高。香港上市的都市丽人虽然30多亿的销售收入,但形象还是很土,它绝对不是中国的Victoria Secret,60/70后可能认为内衣是穿在里面的,可是80/90/00后可能对内衣的认识是不一样的,内衣是“外穿”的,所谓“外穿”即内衣根据场景而变化,比如瑜伽/运动内衣,工作内衣,休闲内衣,特殊节日内衣等。内衣的品位决定了女生的品位,日本/欧洲/美国等成熟市场的内衣会逐渐来到中国,同时内衣又只有那么几块布, 你可以把它做得很精致,收500-600的价钱,加上功能性的因素,作为两性交流的情感媒介,为“情趣”二字,女生就会为此买单,还有男士为此买单。
美业趋势:从标准产品到情怀产品。在消费升级的年代,商家贩卖的一定是“情怀”二字,怎么传递情怀,传递品牌后面的情感很重要,在物质极度缺乏的年代,有些品牌做了个像样的产品,一不小心就红了,但这些品牌在这个年代估计就很难做,因为他们没有赋予品牌灵魂。在女性情怀方面,以下品牌做得比较出众,而“古今”给不了消费者所要的诉求。
(1) 女性憧憬“永远年轻”,所以有个牌子叫Forever 21。
(2) 女性彰显“性感魅力”,所以Victoria Secret能够这么火;中国13亿人口,6.5亿女性,每年人均消费6件内衣。美国内衣市场132亿美金。从精神文化来看,内衣是两性交流的情感媒介,购买的是“情趣”。
(3) 女性渴望“甜美爱情”,比如拍婚纱照,一不小心就拍了好几千、上万块的婚纱照,为什么?她贩卖的是“一生一世”这四个字,做一辈子一次的新娘,你说这个价格能不高吗?女性对年轻情怀、性感情怀和爱情情怀的追求,造就了这些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