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非服装城 > 服装搭配 > 文章

中国婴童产业如何与国际接轨

情趣用品

中国6岁以下婴童的消费市场将达到5000亿元左右的规模,到2010年,能达到1万亿元的规模。

  专访杭州婴童行业协会会长谢宏,谢宏说,杭州要打造婴童产业之都,是近来最让他激动的事。也许并不仅仅是因为他是国内唯一一家婴童行业协会— —杭州婴童行业协会的会长。“中国最大的,一定是世界最大的”,同时担任贝因美董事局主席的他相信,这是杭州的机遇,也是自己的机遇。

  消费结构不合理

  《瞭望东方周刊》:你曾说中国婴童经济已经进入了黄金发展期,依据是什么

  谢宏:按国际惯例,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左右,婴童经济就进入了现代意义上的发展阶段,而沿海城市很多都已经达到了这个标准。而且与欧美不同,中国大部分家庭是独生子女,家庭结构是421型的,中国婴童经济所处的大环境应该说具备了。

  根据行业协会的测算,目前,中国6岁以下婴童的消费市场将达到5000亿元左右的规模,到2010年,就能达到1万亿的规模。

  问题也有——这个市场没有很好地激发。

  例如,美国的婴童产品消费结构是,50%用于玩具,饮食占30%,用品、服装各占10%。而在中国,玩具消费只占总支出的5%,饮食占50%以上。

  根据协会的调研,中国正常的消费比重也应该与美国目前的结构类似,但中国父母的一些观念还存在偏差,这就需要企业和行业协会去进行消费引导。

  以玩具消费举例,美国人把玩具作为开发智力、传达爱的方式,比如,美国人去串门,就很喜欢给对方的小孩买玩具,认为这能表达爱;美国人教育小朋友要学会与朋友分享玩具,让他们觉得这是爱的表现。

  更重要的是,国外的玩具其实是玩教一体的,小朋友把玩具当作自己的伙伴,玩具的设计也有发展心理学的内容,适应婴童不同年龄段的成长心理。

  中国父母大多把玩具当作哄孩子的道具,而不是开发智力、认知世界的工具。大部分是跟着动画片走,什么卡通形象热门就买什么,翻新率高,但利用度很低。

  杭州建了一个Do都城,投资2个多亿,整个模式就是一个小社会。这个小人国里面有各种各样的职业,通过职业体验培养小朋友的职业偏好,不是会员制,是开放性的。在里面打工、挣钱、消费,是一个原创性的东西。这就是我们引导的一种方式。

  产业集群才能把握机会

  《瞭望东方周刊》:中国婴童产业一直存在“低、散、小”的弊端,激发市场首先要解决的是不是行业自身的问题

  谢宏:中国经济正在从世界工厂向世界市场转变。经济危机会加速这个转变。世界市场意味着更多的世界品牌要进来。从婴童产业的角度来看,中国最大的一定就是世界最大的。

  按照我们对产业经济学的理解,产业发展有五个要素:一是要有市场,就是消费者的需求;二是要有资本,在国际上一个标志就是风险投资是不是进来,这个产业在几年前就有风投来加入,像红孩子、好孩子之类的企业就拿到很多风投资金;三是有技术。很多婴童企业都有资金和技术,但是缺最后两个要素:人才和行业规范。这两个缺失是很大的制约。

  中国本土企业要把握住机会,我认为就要按照产业发展规律来做。首先就是要打造婴童之都。婴童行业协会就是要做行业要素的积聚,行业功能的构建。

  这样从买方的角度可以大大降低其采购和时间成本。

  2003年我去日本,和hellokitty的副总裁聊天,他当时就说65%的产品是在中国加工授权的,一年从南走到北检查一遍工厂要花3个月。

  如果有杭州这样的一个地方能够实现行业的集中,那就能节约很多时间,机会成本对品牌运营商来说,是非常宝贵的。中国很多产品今后可能要素成本上去了,但是你要从营运效率、从功能提升上面,把综合优势抢回来。很多产业都要走这条路,产业集群,竞合发展。

  做“婴童产业之都”

  《瞭望东方周刊》:产业集群最主要的作用是什么

  谢宏:首先就是研发,为了强化这个功能,我们已经在杭州建了国际妇幼婴童产业发展大厦,这个大厦首先是一个研发功能。

  第二个是生产,我们计划做国际婴童产业园,这个政府已经纳入规划。贝因美一个6万吨的配方奶粉项目作为先导产业,今年已经建设,里面还会包括一个小的产业运营中心。

  还有一个功能就是婴博会,是一个产品展示和交易平台,也是一个行业的风向标和交易平台。这个也是国际惯例。贝因美对自己最早的经销商、加盟商、渠道商开放,放到这个婴博会上,大家渠道资源共享。

  现在国际上很多人来,都是先找婴童行业协会对接。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是我们的业务主管,放开之后,在博览会后也要组建一个专家组,来我们这里做产业发展规划。以前行业协会也做过中国婴童产业发展规划,但只是区域协会的,现在国家级的业务主管部门来评审、评估完成之后,还准备给我们命名,就是“婴童产业之都”。这是一个官方认可的程序。

  另外一个就是走行业协会,做行业规范。我们的第一个成果“婴童店的商品质量管理要求”,已经被国家标准化委员会批准为行业标准了。

  《瞭望东方周刊》:你所在的杭州婴童协会一直在倡导将杭州打造成为婴童之都,为什么

  谢宏:杭州有多张名片,比如“休闲之都”、“动漫之都”等等,打造“婴童之都”与杭州目前的城市定位是契合的,对于拉动内需、产业升级也都具有良好的带动作用。

  杭州在婴童行业具备一定的产业优势。杭州的婴童食品、云和的木制玩具、湖州织里的童装、平湖的童车、台州的哺育用品等,已经形成一定程度和一定规模的婴童产业集聚。

  目前,除了前面提到的“国际婴童产业园”、“婴博会”,婴童协会正在杭州市的支持下,建设“杭州国际婴童游乐城”,并以此为核心平台,推动四大优势关联产业——文教、动漫、旅游、婴童产业整合发展。

  国内标准体系不完善

  《瞭望东方周刊》:安全问题仍然是大家比较担心的,在企业层面之外,是否也让我们认识到体制、产业方面的缺陷

  谢宏:安全其实是标准问题。要承认的是,首先,国内的标准体系并不完善,国内现在已经有了3C强制认证,但标准总有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国外的安全标准体系,都是一个不断发现新问题、再不断完善的过程。就像很多年前,很多人都不知道什么是添加剂,食品里加了抗生素,还觉得是好事。

  发展思路上,我个人认为是要国际化。贝因美的成功就是本土国际化的案例,从1992年生产米粉开始,产品标准就是用国际的,现在我的工厂全部是全球最先进的,否则中国制造是没有出路的,这个行业更加要优先升级,特别是安全标准。

  中国玩具的标准体系规范要花很大力气。我们行业协会很重要的工作就是抓这个。另外,任何一个产业都要把握发展的良好时机,按照产业发展规律来做。

  从根本上看,我个人认为整个婴童产业,应该上升到婴童事业来做。这是一个伟大的事业,因为是子孙后代的事情。

  《瞭望东方周刊》:企业可以从哪些方面把握这个黄金发展时期

  谢宏:贝因美就正在做一个综合运营商。比如,我们在宜昌建的基地,既有纵向发展我们自己的渠道,又有横向和其他用品、服装品牌协作的概念。因为我们的目标顾客一致,就可以共享资源,提高运营效率。

  另外,我们收购了韩国一个“丽儿宝”的童装品牌,打算在中国制造,再利用这个品牌的国际影响力在全球行销。

  我们还和一些相关的玩具厂商搞了个策略联盟,其实就是ODM+OEM的模式,就是共同设计、厂家生产和厂家设计并生产的模式。

分享:

相关推荐
相关栏目
服装资讯 财富故事 管理营销 市场数据 男装搭配 女装搭配 配饰搭配 鞋包搭配 色彩搭配 好身材搭配 鞋子搭配 松糕鞋搭配 高跟鞋搭配 裤子搭配 裙子搭配 西装搭配 衬衫搭配 皮衣搭配 针织衫搭配 婚纱搭配 polo衫搭配 短裤搭配 蕾丝衫搭配 童装搭配 内裤搭配 帽子搭配 袜子搭配 靴子搭配 皮草搭配 古装 明星搭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