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非服装城 > 服装搭配 > 文章

丝绸业陷入困境

情趣用品

进入12月,杭州就有了冬天的感觉,前几天还迎来了今冬第一场鹅毛大雪。“挺冷的,我们这边没暖气,衣服被褥就得选特别保暖的。”家住杭州西湖路的李小姐告诉记者,她最近逛了很多家纺店,想买两床蚕丝被,但转了以后才发现,蚕丝被比自己预想的贵太多了。“我想做个四五斤左右的被子,但四斤蚕丝加上包布的话,一床被子做下来差不多要2000元了。”李小姐一边感慨一边说:“听说是因为今年原料减产了,生丝变少,很多厂家都缺货。”

蚕茧量减价扬

记者致电杭州西湖路附近一家家纺店,该店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蚕丝今年涨价很厉害,去年蚕丝大概在360元~370元/斤,今年每斤大概在390元左右。主要是因为今年蚕茧的产量减少很多,“今年夏天不是高温嘛,尤其是七八月份那会儿,很多桑树都枯死了,蚕的成活率低。”

此外,家纺店工作人员还告诉记者,蚕丝被等家纺用品价格上涨还有季节性因素,如今天气寒冷,加上各种节假日,正是销售旺季。“不光蚕丝涨价,水电气人工,哪一样不涨啊。”

浙江湖州市纺织行业协会丝绸分会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浙江全省春茧的收购价格普遍高于国家茧丝办每担1750元的指导价,杭嘉湖地区的蚕茧每担价格在2200元以上,湖州地区每担价格则超过2400元。

秋茧的情况也不容乐观,据监测数据显示,浙江嘉兴地区的晚秋茧收购价同比约涨二成。记者从浙江省物价局了解到,今年嘉兴全市晚秋蚕饲养量为14.1万张,同比减少15.9%。目前的中心茧价每50公斤为1830元左右,同比上涨25.5%。此外,今年的秋茧还出现产量少和质量低的情况,主要是因为饲养期间天气干旱,桑叶老,茧子比较小,甚至还出现了不少的“僵蚕”。许多农户表示,今年晚秋蚕茧的产量和质量与去年相比都有下降的趋势。

丝绸业面临困境

一面是订单不足,一面是原料涨价和短缺,今年年末,丝绸业注定要迎来一个严冬。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由于今年外贸订单不理想,很多丝绸生产加工企业无单可接。而运气好一些接到了订单的企业,又面临着蚕茧歉收、价格高涨的问题,有时甚至高价也买不到原料,而原料加工之后卖出的成品可能连成本都收不回来。

浙江湖州纺织行业协会会长凌兰芳的一番话也说明了这个问题。凌兰芳称,如今是没有订单找订单,订单来了愁原料。由于近些年生产丝绸的成本上升很快,加上熟练的工人不好找,企业的设备也落后了,浙江的缫丝业正快速衰落。据悉,在10年的时间里,浙江茧丝产量已经从全国第一退到第四,占比从20%降到10%。

浙江湖州市纺织行业协会秘书长李玲玲表示,按照湖州地区蚕茧烘烤成干茧后每吨价格在12.5万元左右计算,生丝茧成本在每吨38.5万元,加上劳动用工、水电燃料等每吨7.5万元的加工成本,减去副产品回收每吨3.5万至4万元,实际每吨生丝成本已经达到42万~42.5万元。按照市场上每吨不到40万元的生丝价格来计算,每生产一吨丝,就要亏损2万元左右。

分享:

相关推荐
相关栏目
服装资讯 财富故事 管理营销 市场数据 男装搭配 女装搭配 配饰搭配 鞋包搭配 色彩搭配 好身材搭配 鞋子搭配 松糕鞋搭配 高跟鞋搭配 裤子搭配 裙子搭配 西装搭配 衬衫搭配 皮衣搭配 针织衫搭配 婚纱搭配 polo衫搭配 短裤搭配 蕾丝衫搭配 童装搭配 内裤搭配 帽子搭配 袜子搭配 靴子搭配 皮草搭配 古装 明星搭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