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返乡农民工吴彦财出生于龙胜各族自治县瓢里镇平岭村水圳寨,一个海拔600多米、祖祖辈辈以耕种为生的小山村。十五六岁时,他便跟着“进城大军”南下到广州打工。8年后毅然回家创业,4年时间,他先后养兔、土猪等牲畜并卖上了好价钱,年收入近10万元。在一个人均收入不足3500元的小山村,吴彦财无疑是那颗最耀眼的星星。现在他最大的愿望是带着村里的村民一起搞生态养殖,形成规模,打出品牌,共同致富。
星星之火,点亮大山深处
近日,记者一行三人从瓢里镇出发,一路颠簸,环山而上,山脚到村里的路都是坑坑洼洼的石子路,40分钟后到达寨口,一下车,刺骨而清新的山风吹来,凉飕飕的却又让人心旷神怡。沿着村间的石板路往前走,两边都是龙胜少数民族固有的两三层木楼,穿过一片小竹林,我们见到了吴彦财本人,个子不算高,笑的时候露出一排洁白整齐的牙齿,见记者要给他拍照,他显得十分羞涩。
走进养猪场,猪栏一个个整齐地隔开,吴彦财告诉记者,因为刚开始做的时候,钱不够,整个养猪场都是他自己一砖一砖砌起来的,这样节约成本,可以腾出多一点钱购买猪仔。第一批他买了12头猪仔,刚好碰到好价钱,第一批出栏的时候就赚了七八千元钱,把吴彦财高兴坏了。就是从那时候起,吴彦财选准了自己的创业路。因为买猪仔的成本高,每斤猪仔要15—18块钱,而生猪出栏的价格为8—9块,他也尝试着买100斤左右的大猪回来养殖,可由于养殖技术、防疫技术都不到位,病死了两头,结果一分钱没赚。
那段时间,吴彦财一直没睡好觉,白天黑夜地思索怎么样才能把这条路走稳、走好来,绝对不能就这么放弃了。一是要自己学好猪场的护理防疫;二是看准市场的趋势,农产品就是要“绿色”、要“土”。
找准方向后,吴彦财便去书店买了很多关于养殖防疫的书籍跟书本学习。可对于一个初中一年级都没念完的人,书中有太多的生僻字和名词是他不懂的,更别说一些专业术语了。可他丝毫没有气馁,还专门买了《现代汉语字典》一个个字地查,一个个词地理解,遇到专业术语就抄下来向镇里畜牧站的技术人员请教。他还积极参加各种养殖培训班。经过近半年的苦读加实践,吴彦财不仅掌握了猪防疫和猪常见病治疗的一套方法,还制定完善了自己的创业路。
他铆足干劲,打起精神,向银行贷款两万块钱,买了15头小母猪和20只猪仔,每天早上天刚擦亮就起来打扫猪圈,给猪喂食,为了确保猪肉的品质足够“土”,他宁愿出栏慢点,也要保证肉的品质。他种植了一亩多的红薯、三亩多的构树,饲养猪主要就是喂食红薯、玉米和菜叶子。皇天不负苦心人,一批批健康的土猪出栏了,由于肉质鲜美、嫩甜,回头客极多,小吴的猪渐渐打响了名气,销售渠道越来越广,销量越来越大,收入越滚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