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非服装城 > 服装搭配 > 文章

过剩时代来临 中服协探索服装零售新模式

情趣用品

     “产能过剩”在近两年一直是服装产业关注的焦点。相比国家层面重点关注的钢铁、水泥、玻璃等传统过剩产业,服装行业由于进入门槛低,投资强度小,而且直接面对普通消费者,市场竞争十分激烈,产能早已处于过剩状态。即使是进入华润、百联、万达等这些知名城市综合体系统的品牌服装,也有极大的销售压力。因为有末位淘汰,长时间不能完成一定的销售额,就要被“请出去”,而后面还有很多品牌在排队。

 过剩时代来临

 城市综合体就都是“皇帝女儿不愁嫁”吗?根据世联行发布的 《2013中国50城市综合体战略地图》统计,全国50个热门开发城市中11个城市的综合体规模(除住宅外)超过了1000万平方米。截至2012年年底,全国开业购物中心总量超过3000家、累计商业建筑面积达2.12 亿平方米。根据中国房产信息集团对18个主要城市的商业综合体的统计和预测,2015年底城市综合体面积存量将从2011年底的8087万平方米增至24387万平方米,复合增长率将达到32%左右。城市综合体“空间过剩”业已成为不容回避的问题。

 无论是“产能过剩”还是“空间过剩”,“过剩”的背后其实都是“同质化”。因此,城市综合体如何根据区域消费文化的特点进行个性化的业态规划,服装品牌如何通过个体的联合形成与业态规划和消费需求相匹配的品牌和产品组合,这就需要整合商业综合体和品牌服装两端的资源。

 服协整合存量资源

 3月27日,中国服装协会在CHIC“中国服装零售新模式”新闻发布会上提出,“整合存量资源,为城市综合体量身定制品牌业态”,就是在这一方向的重要探索。

 中国服装协会凭借在中国服装行业深远的影响力和广泛的国际、国内合作触角,融合本土品牌、国际品牌的优势资源,联合城市综合体开发商、地方政府和专业营运商的力量,面向特定消费市场量身定制品牌业态;中国服装协会将通过资本纽带与相关各方紧密合作,并已组建投资管理公司和商业管理公司进行具体运作;项目经营层面则将在体验消费、O2O无边界销售、大数据服务、产融结合等商业前沿领域进行大胆的创新应用。

 在这一商业模式主导下,中国服装协会及其相关机构将根据城市人口、GDP、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人均消费支出等基本经济指标以及固有建筑空间、商业功能需求和商圈价值等具体条件,针对性地配置本土品牌、国际品牌以及原创品牌的数量比例和营业面积比例,为不同城市的商业综合体量身定制各有侧重、各具特点的品牌业态组合方案,未来计划用5年时间覆盖50个左右的二三线城市。其中第一个项目选择在浙江中部经济重镇金华,业态是突出消费性价比的“城市奥特莱斯”。落位于城市郊区的传统奥特莱斯大家都不陌生,“城市奥特莱斯”顾名思义就是都市型的奥特莱斯,落位于城市副中心甚至是CBD,如金华项目就落位于当地号称“CBD中的CBD”的五佰滩地块,这是针对金华的城市地位、经济实力和整体商圈环境等要素特点所量身定制的业态方向。

 中国服装协会的以上设想和举措既是协会职能向市场化方向转变的重要一步,也是整个服装行业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为链接品牌、渠道和消费者,构建共生共荣、良性互动的商业生态系统所做的重要探索,并将为释放城市消费潜力、推动中国经济成长作出应有的贡献。

分享:

相关推荐
相关栏目
服装资讯 财富故事 管理营销 市场数据 男装搭配 女装搭配 配饰搭配 鞋包搭配 色彩搭配 好身材搭配 鞋子搭配 松糕鞋搭配 高跟鞋搭配 裤子搭配 裙子搭配 西装搭配 衬衫搭配 皮衣搭配 针织衫搭配 婚纱搭配 polo衫搭配 短裤搭配 蕾丝衫搭配 童装搭配 内裤搭配 帽子搭配 袜子搭配 靴子搭配 皮草搭配 古装 明星搭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