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非服装城 > 服装搭配 > 文章

国内运动品牌存货31亿元 去库存化尚待时日

情趣用品

李宁关店500多家

在市场回暖动力不足、去库存化缓慢而艰难的不利局面下,“关店潮”仍在持续。年报显示,截至2013年12月31日,李宁牌常规店、旗舰店、工厂店及折扣店的店铺数量为5915家,较2012年12月31日净减少519家。“运动品牌快速扩张,订货机制长期没有得到理顺,订货量与市场需求相脱节,是导致库存过多的主要原因。”中投顾问轻工业研究员朱庆骅分析说,近几年,国内运动品牌企业在没有准确把握市场需求的基础上,进行店面扩张,占领市场份额,导致库存量大,效益下滑。

尽管高库存让不少人认为本土运动品牌已经陷入危机,不过,中国服装协会则认为,库存是服装作为季节性终端产品在经营过程中所体现的行业特性。目前,随着国内市场消费疲软,一些服装品牌库存量有所增加的状况,并不对这些品牌生产经营造成影响,更不能以此认定服装全行业产生了“库存危机”。

与本土运动品牌的低迷形成反差的是,2013年阿迪达斯在中国区的销售增长7%,并且在三四线城市特别是西部地区不断扩张。

中投顾问轻工业研究员朱庆骅认为,虽然国外品牌对本土运动品牌的销售造成了一定冲击,但这并非致命性打击,因为国外运动品牌和本土运动品牌在定位上有着明显差异,关键问题还是本土运动品牌在产品生产和市场布局方面出了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本土运动品牌已经开始通过产品规划、定价控制等多手段消化库存,但市场前景依旧不容乐观。朱庆骅表示,本土运动品牌必须努力实现从以量取胜的外延型发展,转向以产品质量、产品创意取胜,以经营模式创新取胜,以管理优势取胜。

去库存化尚待时日

福建省晋江市有“中国鞋都”之称,目前已进入转型升级的重要关口,面临着能源、资源、市场等环境要素的制约,也面临着产品同质化竞争的冲击。晋江方面表示,晋江要继续在竞争中抢占市场先机,保持领先优势,必须向创新要空间,通过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走差异化经营之路,从“制造基地”向“智造名城”转变,引领产业转型升级,抢占产业价值链高端环节,突破同质化竞争困局。

有关专家指出,本土运动品牌必须积极优化销售渠道,关闭效率较低的线下门店,积极发展线上渠道,降低整体运营成本,同时要进一步提升产品质量,完善订货制度,加强对市场需求的把握。

“本土运动品牌要想重回巅峰,就必须把强化服装设计的创新能力作为转型升级的重点方向之一。”朱庆骅说。

不久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出台的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以打造品牌、提高质量为重点,推动服装服饰等消费品工业向创新创造转变,增加多样化供给,引导消费升级。

朱庆骅表示,创意产业对运动服装设计创新将会有较大促进作用,如果企业能把文化创意与运动服装融合,必将为企业品牌化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要推进文化创意与运动服装的融合,关键在于人才。中国服装协会表示,企业应该努力改善人才结构与培养体系,大力促进企业组织结构优化和管理方式升级,打造充满创新精神与活力的组织文化,以高素质、国际化、具有创造力和实干精神的产业团队,构建升级转型与优势重构的基础。

分享:

相关推荐
相关栏目
服装资讯 财富故事 管理营销 市场数据 男装搭配 女装搭配 配饰搭配 鞋包搭配 色彩搭配 好身材搭配 鞋子搭配 松糕鞋搭配 高跟鞋搭配 裤子搭配 裙子搭配 西装搭配 衬衫搭配 皮衣搭配 针织衫搭配 婚纱搭配 polo衫搭配 短裤搭配 蕾丝衫搭配 童装搭配 内裤搭配 帽子搭配 袜子搭配 靴子搭配 皮草搭配 古装 明星搭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