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非服装城 > 服装搭配 > 文章

国内服装行业抱团加码“东南亚生产”

情趣用品


      人工成本不断攀涨,不堪重负、纷纷迁走生产基地的不仅有国际鞋服大牌,深陷低迷期的国内企业们也正在加码东南亚生产。日前,森马在其投资者关系活动中坦言,中国劳动力成本不断上涨对生产制造业产生的影响较大,未来会增大委托东南亚企业生产比例。仅在近半个月内,就有不少于10家国内企业表达了向东南亚转移生产的行动和计划,再度上演抱团出走的一幕。

  据中国长丝织造协会《2013年夏季长丝织造中小企业实地调研报告》显示,2013年,我国长丝织造行业工人工资上涨平稳,国内部分地区平均工资4000//月(8小时工作制),而缅甸纺织工人的工资水平折合人民币仅为600//月(12小时工作制)。另有公开资料显示,目前我国纺织行业用工成本平均比东南亚国家高出1-3倍,用棉成本多30%以上。

  面对中国劳动力成本上升,很多曾经借势全球产业转移到中国代工的国际鞋服品牌,近年来频频将生产基地转向东南亚。值得注意的是,今年4月中旬,耐克等品牌在华代工厂——裕元东莞鞋厂4万工人因社保纠纷停工抗议,还牵出了品牌高管表达考虑转移生产基地的传闻。虽然耐克方面对此一再否认,但关于中国劳动力优势减弱的讨论再次成为焦点。

  事实上,早在2006年就曾有消息称,国内纺织服装企业加码东南亚投资,而这股势头在2011年后显得愈加猛烈,甚至还有企业们抱团到东南亚。去年5月中旬,福建20多家纺织服装企业近30位企业家到柬埔寨和孟加拉国进行为期5天的走出去境外投资纺织服装业的考察活动。据公开信息,近期惠州市宝威服装有限公司一半的制造能力已转移到越南。宁波狮丹努集团有限公司在缅甸建的工厂年底可投产。南通新华宁工艺服装有限公司投资在柬埔寨的工厂正在建设中,明年初能投产。像这样外迁生产的企业不在少数,他们共同反映称,企业生产力转到东南亚后成本降低了很多。随着原材料、劳动力及终端渠道成本不断上涨,国外优势品牌及国内新兴品牌不断进入市场,电子商务、购物中心等新兴零售渠道快速发展,中国市场消费升级、消费细分特征愈加显现,服装行业呈现出竞争加剧的局面。森马在其2013年度报告中也如此表述。

  即便如此,也有服装业巨头并未为之所动。昨日,美特斯邦威的一位蔡姓品牌负责人表示,该公司的服装生产都在国内,主要有几百家长期合作的厂商

  尽管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副主席张庆辉介绍说,中国凭借着全产业链的综合配套能力较强,在鞋服生产加工上还是有优势的,一些欧美采购商还是会将一些相对复杂的生产留在中国。但波司登董事长高德康认为,一旦有些国家上下游产业链快速形成,中国的纺织服装产业或将受到致命冲击,劳动密集型产业解决亿万农民就业的独特优势也将失去。

 

分享:

相关推荐
相关栏目
服装资讯 财富故事 管理营销 市场数据 男装搭配 女装搭配 配饰搭配 鞋包搭配 色彩搭配 好身材搭配 鞋子搭配 松糕鞋搭配 高跟鞋搭配 裤子搭配 裙子搭配 西装搭配 衬衫搭配 皮衣搭配 针织衫搭配 婚纱搭配 polo衫搭配 短裤搭配 蕾丝衫搭配 童装搭配 内裤搭配 帽子搭配 袜子搭配 靴子搭配 皮草搭配 古装 明星搭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