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非服装城 > 服装搭配 > 文章

“网购”重创传统服装行业 O2O能否重振市场

情趣用品

  最近几年对于服装企业来说日子并不好过,电商网站的快速发展掠夺着服装行业的线下份额。触电化是服装行业们正在做着的尝试,但行业整体一片萎靡不振已是不争事实。O2O是各家企业现在必喊的口号,但O2O能否救市目前还未可知。可以用来佐证这些变化的方面,笔者就一些观察到的方面跟大家做个分享。

  网购不分性别,线下男女都不买单

  跟前两年运动品牌的萧条之势很类似,这两年,不管是知名度多大的服装品牌都敌不过电商企业的冲击。不管是主打休闲品类的美邦、森马、班尼路,还是主打男装的七匹狼、才子、希努尔,目前的态势来说都逃不出关店、收编、转型的命运。

  综观市场现状,有几点可以大致概括目前服装企业为何发展不济:

  1,电商网购快速发展,市场趋势引导购物转向;

  2,网络平台方便快捷,消费者随时随地随性购买,不受地域限制;

  3,各种狂欢购物节,深谙市场之道,打折促销更能吸引消费者;

  4,服装款式数量有余,但时尚度不足;

  5,线上线下价格差异,网络渠道更平价;

  6,品牌间产品千篇一律,个性化欠缺。

  当电子化经济时代到来的时候,传统产业必然会受到侵袭。网购消除了时间、地点、人物、价格等多种障碍,货比三家甚至只需动动鼠标便可完成。无论男女,在网络上的购物体验都会比线下门店的决策流程更快、更轻松,甚至消费金额更大。

  学习适应期,不是每种模式都能照搬

  之前亿欧网发布过《国产服装品牌衰落,靠全渠道O2O救赎?》,该篇文章从渠道、系统、时尚触角、反应机制等几个角度分析了国内服装品牌与国际快时尚品牌的差距。与国内服装市场频频关店相对应的是国际快时尚品牌H&M,ZARA等企业的快速扩张。在各种国外快时尚成功学传扬开来后,很多企业开始痛定思痛的反思、效仿、甚至在国外开设买手站等等,试图照搬国际案例以求救国。但事实上,收效甚小。目前还并未看到哪一家国内服装门店出现了类H&M,ZARA一般门庭若市的景象。

  究其原因,无非就是模式、系统、经营方式等老生常谈。不过从另外的角度来说,国内向来喜欢模仿西方国家的成功模式,但往往照搬之后发现要么在国内行不通,要么照搬无创新,一旦国际品牌进驻中国会很快侵占市场。

  但其实相比于国际品牌来说,国内品牌有着更天然的优势。比如更接近消费者、更懂得同胞心理。所以说与其成为模仿者,不如更深入的了解国内市场,做好市场调研准备,生产最适合国人的服装。还有一点必须强调,那种提前一季大批量生产的做法真该改改了,不能每季都靠打折促销来处理尾货。一方面容易造成大量库存造成资金压力,另一方面长期处理尾货影响品牌形象和价值。

  O2O不是万能的,但没有O2O是万万不能的

  O2O被提的多了,反而开始觉得它更像是一套标准。一套渠道标准、系统标准、服务标准、价格标准。至少现在看来O2O不是万能的,但为什么它却如此的受到重视?归根结底来说,它是一种向往。一种全民狂欢购物的向往,这就像是消费者用比较实惠的价格消费然后体验完成美滋滋的回到家还要上网给点个赞。当市场开始倾向电子商务的时候,传统的线下渠道显得有些措手不及。但哪怕是2013年上万亿的电商销售额,相比于线下来说也仅仅是占了很小的比例。事实上,市场的绝大部分资源依然掌握在线下,只是当新型购物模式兴起的时候它被闪了下腰而已。未来更多的机会不在线上也不在线下,而在于双方如何能走向真正的融合,这种融合绝不是“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而是双方互补资源,高效结合。目前来说上品折扣与微信已开始探索。美邦等服装企业也在摸索之中。虽然目前成效还不明显,但未来服装O2O的发展也是必然。这里面对企业还有另一重要求,就是开放、共享,有时候抱团取暖比单枪匹马收效更快。

  总的来说,服装行业确实需要一针鸡血来重振士气。毕竟服装这个品牌是同餐饮一样的每日必备刚需,且随着消费水平和视野的提高,服装行业未来其实机会还很多。对于那些老牌国内服企来说,短期阵痛和调整在所难免,重点还要看是否能够快速应对变化、调转船头。如果说O2O真的是一套标准的,那就赶紧用这套标准要求自己吧。

 

 

 

服装行业

标签:

分享:

相关推荐
相关栏目
服装资讯 财富故事 管理营销 市场数据 男装搭配 女装搭配 配饰搭配 鞋包搭配 色彩搭配 好身材搭配 鞋子搭配 松糕鞋搭配 高跟鞋搭配 裤子搭配 裙子搭配 西装搭配 衬衫搭配 皮衣搭配 针织衫搭配 婚纱搭配 polo衫搭配 短裤搭配 蕾丝衫搭配 童装搭配 内裤搭配 帽子搭配 袜子搭配 靴子搭配 皮草搭配 古装 明星搭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