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非服装城 > 服装搭配 > 文章

这是一个在厕所里融资的创业故事

情趣用品

过去几年全球每一个重大转折点,华尔街见闻总是第一个向中国投资者发出警报。这是一个在厕所里融资的创业故事。是一个金融记者自我救赎的故事。

吴晓鹏说:“他们都在忙着看空,我们坚持做多。新闻依然创造价值。”

我们先来看一段晓鹏的VCR自述。

我们和平安创投的三位老大第一次见面聊完后,他们去厕所呆了一会儿,回来就说,“今天我们会给一个报价,但有一个条件,要么你们现场就接受这个报价,要么我们就不投了。”

接下来我和另外两个合伙人也跑去厕所商量,但我们觉得这两个选项都没法接受,因为过两天还有另外一家很好的公司会给一个报价,我们至少想比一比。最终我们在厕所里憋了半小时,投资人跑来催时才想出第三种方案,“今天我们直接回家,不听平安的报价。”

后来另外那家公司给出了6000万元的报价,但他们希望100%收购。接下来的两日辗转难眠,最终我决定还是想做自己的事情。如果被收购,和我一起战斗了两年多的团队成员大多数人都不会有什么收益。另外,我自己也是一个高风险偏好者,自己独立发展道路会艰难得多,但这样的人生才更有意思。

当时也有一家国内顶尖的财经媒体有意入股,但那会我们还未成立公司,对方又是国有企业背景,我们在注册公司及员工激励制度方面可能会碰到些问题。

最终,我们选择了平安创投做我们的机构天使。我报了一个价,平安同意。时至今日,我们仍然不知道当初他们在厕所里商量的是个什么价格。

创业初衷

华尔街见闻最初是一个个人博客,创建于201011月,当时我是21世纪经济报道(下称21)驻纽约的记者,负责报道美国经济与金融市场。

21是中国第一个国际化扩张的市场化媒体,我有新闻和英语双专业背景,因此有幸在20084月成为第一位海外记者派驻华尔街。那年我24岁。

报社在海外最想要的是高端采访,所以在华尔街驻站近五年期间采访过伯南克、盖特纳、巴菲特、格罗斯等金融人士。

但我逐渐发现,还有比高端采访更有价值的事情值得做,那就是全世界最重要的金融新闻在中国几乎很少有人知道!

过去几年,美联储等西方主要央行的量化宽松(QE)货币政策主导着金融市场走势,政策的任何变动都可能造成所有市场剧烈波动。但最初几年,这些政策在中国的主流财经媒体上没有报道,或者接近被忽略。在公共的财经舆论空间中,几乎没有人讨论这些最重要的议题。

受制于报纸时效性,21在这些重大新闻主题上也很难操作。举一例,美国政府每月第一个星期五会发布上月的就业数据,这是全球投资者每个月最兴奋也最紧张的一天,因为就业数据会决定QE政策下一步走向,很可能就会成为全球所有市场的重大转折点。但这个数据公布时,报纸已经过了周五的截稿时间,最快也要等到下周二才能见报。

有关这些政策的任何动向都应第一时间向中国投资者发出警报,于是我创办了华尔街见闻网站,希望帮助投资者更好地理解我们所处的世界。

一个月后,我们就收到了不错的用户反馈。国内最好的投行中金公司的一位管理层写信过来鼓励,称自己“已向中金销售交易部全球500位同事发过邮件,推荐他们每天看这个网站”。

银河期货首席宏观经济顾问付鹏后来也说,国内各家金融机构的中高层很多都是华尔街见闻的忠实用户。

融资故事

网站初期成本就是文章稿费和服务器费用。其中稿费占大头,第一年稿费有十几万。起步时访问量小,服务器费用一年几千元就够用。

我认为这件事情有价值,在初期投入时并没有太多犹豫。但发展到第二年,网站流量快速增长,每月总成本已增至两三万元,我在这个项目上也投入了几十万,靠个人财力已无法继续支撑。

这时我们做了两件事。先是在网站上引入Google自动分配的广告,大概可以覆盖一半成本。然后我们拿了一位兼职作者的天使投资。这位天使是美国费城一家对冲基金的交易员。

说起来团队里有不少“高帅富”和“白富美”。我们在招聘兼职作者时,全球最顶尖的十家投行全部都有人投简历过来,比如摩根大通在纽约、伦敦、和香港的办公室都有人联系我们。很多人纯粹是兴趣爱好,把这里当成是一份志愿者工作。

好几个兼职作者说,如果后续需要资金随时说一声,他们都愿意投,并且当时他们给的估值已比中国国内联系我们的VC高了一倍。有了这样的后备力量支持,我也就放心大胆把工作辞了,回国准备全身心投入这份事业。

201211月回国后,我在上海松江租了两套别墅办公,希望找到《社交网络》电影里那种创业的感觉。

当时网站每日独立访客已有两万,我感觉如果流量再翻两倍靠Google广告也能实现收支平衡并发展壮大。但我最主要的合伙人说,“我不可能每天去你家上班。如果你不去融资,我就没法辞职。”

这位80后的合伙人是金融专业背景,比我小一岁,也是从兼职作者转成为我们合伙人的。我们叫他“考证达人”,因为CFACPA,高级口译证书他都有;还有好多人叫他“陆家嘴金领”,在辞职变成新闻民工前,据说他年薪已达百万,此传言他从未否认过。

当我开始出去接触机构投资人时,也有五六家机构主动找来,其中最有意思的是平安创新投资基金。

记者转型产品经理

在平安的投资经理眼中,华尔街见闻是社会化推广做得最好的财经新媒体。

我们最初的成长主要得益于新浪微博。虽然粉丝只有47万,但我们的微博影响力指数在所有财经媒体中排在前几名。去年下半年我们将重心转向腾讯微信,关注我们的微信用户现在有22万多,目前很难找到比这个用户数还多的财经类微信号。

我们成立公司来运作华尔街见闻已有9个月,这期间网站用户规模增长了三四倍。但技术力量不足一直是我们的短板,制约着我们的产品能力。去年底我们狠下决心招聘了10名开发工程师,还聘请了一位前盛大游戏的技术总监担任顾问,帮我们带团队。

技术的投入是非常值得的。我们在今年1月推出全球股指、外汇、商品和债券的实时行情,两周后这个产品每日已有超过6万人使用,一家顶级门户网站很快过来咨询是否能授权给他们用。春节前两天,我们在苹果商店推出华尔街见闻App,两天后位列app store财务免费榜第11名。

从财经记者转型为产品经理,这条路我才刚刚开始,需要大量的投入和学习。同时为了研究用户需求,我自己现在每天也会做大量的宏观交易,涉及美国标普500,日本日经225,黄金,石油,欧元对美元,美元对日元,德国国债等各类资产。

但在媒体这一块,我们依然需要最高质量的内容。春节后,我们邀请了一位在中美顶尖财经媒体都做过,曾获哥大财经新闻全奖的优秀记者加入,带领我们的编辑团队。

不过我们依然希望有更多的优秀国际金融记者加入,借用老东家21的一句话,“他们都在忙着看空,我们坚持做多。新闻依然创造价值。”

都是做海外金融资讯,有很多人会问,华尔街见闻与i美股有什么区别?我想i美股用户主要关注公司基本面,而华尔街见闻用户关注国家基本面。

学巴菲特要把公司研究透,而要想成为索罗斯,你怎么能错过华尔街见闻呢?

分享:

相关推荐
相关栏目
服装资讯 财富故事 管理营销 市场数据 男装搭配 女装搭配 配饰搭配 鞋包搭配 色彩搭配 好身材搭配 鞋子搭配 松糕鞋搭配 高跟鞋搭配 裤子搭配 裙子搭配 西装搭配 衬衫搭配 皮衣搭配 针织衫搭配 婚纱搭配 polo衫搭配 短裤搭配 蕾丝衫搭配 童装搭配 内裤搭配 帽子搭配 袜子搭配 靴子搭配 皮草搭配 古装 明星搭配